经历从去年到如今棉花价格由高到低的波折,面对棉花库存消化难题,本地纺织企业采购棉花所使用的“囤积采购”、“随用随买”模式均面临更多风险。
“买涨不买跌”导致无利可图
“也许很多人认为,棉贱伤农、棉贵伤企,棉花价格降了对纺织企业应该是利好,但如今棉价走低却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商会秘书长陈苍松说,棉花从原料开始,到棉纱,再到面料,经印染最后到服装企业手中,因此纺织业是一个“居中”行业。下游一旦看到棉花价格下跌,出于“买涨不买跌”的“从众心理”,就会减少订单。纺织业同样出于这种心理,也会减少对于棉花的需求,从而导致棉价继续下跌,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更浓,如此便会产生一个“跌价循环”。
“去年棉花价格大涨时,不少企业因担心原料供应短缺而大量抢购棉花,导致今年形成大量库存。”陈苍松说,“据了解,目前纺织企业去年的库存经过四个月已经逐步消耗,但是当时成本在26000元/吨,按照现在的棉花成本计算,纺织企业只够工资电费等费用,基本算维持平衡,无利可图。”
同时,从纺织企业采购情况看,近阶段下游需求仍不旺盛。据了解,石狮纺织业棉纺产品用量较多,仅织造业年用棉纱量近50万吨,以T/C涤棉纱用量居多。“目前,在用棉品种方面,企业外棉使用率大幅降低,国产棉的使用率增加,说明下游消费不旺,使得棉纱厂不大愿意使用相对昂贵的外棉而转用较便宜的国产棉。”
传统采购方式仍占主流
大多数本地纺织企业了解棉花期货是从2004年开始,石狮市纺织服装商会工作人员介绍,不过直到现在,本地纺织企业使用棉花期货规避价格大起大落风险的并不多,纺织企业有两种比较常用的棉花采购方式,一种是“囤积采购”,一种是“随用随买”。
“随用随买”是指纺织企业维持一定的基本库存,然后以日、周或者月为单位,购买生产所需要的棉花,其购买量与其单位时间消耗量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企业也可以根据对市场的判断,适量增加或减少采购量来调节库存。业界人士表示,“去年一些泉州企业采用这种采购方式,维持了较低库存,所以今年棉价下跌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不大。”
“囤积采购”是企业在对棉花及纺织市场进行分析、判断后,在认为价格比较适合或价格处于底部区域时,短时间内大量购买,通常是企业1个月以上最多甚至三四个月的库存。陈苍松说:“有人把这种方式叫做‘棉花的赌博’,去年棉花价位高涨时,不少企业大量采购棉花,导致今年库存居高难下。”
通过期货应对价格波动
由于有了去年的经历,棉花期货受到越来越多纺织企业的关注。据本地一些采用棉花期货的纺织企业介绍,棉花期货主要给企业带来两大好处:首先,涉棉企业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原料成本;其次是发现价格,棉纺企业可根据市场提供的价格信号作出经营决策,根据价格变动来调整自身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方式,这一点对棉纺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更大的意义。
“如果到期价格高于约定价格,那么期货的买方就实现了现货保值或者差价赢利,这在棉价持续走高时对纺织企业十分有利;如果到期价格低于约定价格,期货的卖方就实现了现货的对冲保值,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得同样数量的现货,现货虽然已经贬值,但是早先在期货市场上高价卖出的期货已经实现了赢利。”一位使用棉花期货的企业主告诉记者,与其他同行相比,去年以来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不过,很多纺织企业参与期货的传统做法就是单纯的买入保值,很多情况套期保值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除买入保值外,卖出保值、期现套利、跨期套利等套期保值模式,企业都可以进行了解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