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服装业的“库存门”事件又引发新一轮的讨论热潮,从如何形成、数量的多少,到如何避免和解决库存问题。索性也谈谈笔者的看法,抛砖引玉,期待更多业内朋友共同探讨之。
以往,服装库存就像粮仓里的粮食,有足够多才有安全感。照理说,丰收了应当喜悦,但粮食多到一定程度,吃不完,新米就变成陈米,本来是人的食物,就变成低等动物的食物。同样,服装库存也是如此,新款还没来得及销售,就变成过季的了,本来可以赚钱,结果亏本还不一定销售得出去。某一方面看,库存问题折射出了国人的一段心路轨迹,从一个极端窜到另一个极端。
跟踪预测机制失效
库存多,多到一个什么程度呢?通常大众类型的服装店库存量是销售额的3~5倍,从而保证有更多尺码和款式以供消费者的选择和搭配,也能保证卖场的丰满度。现在,有些终端库存有7倍之多,更有甚者多达10倍。这仅仅是终端的库存,终端堵了,上游的生产厂家的货就出不去了,货积压到一定程度,就像水患一样变成洪水泛滥。所以,如果不开口泄洪,后果严重。
那么库存为什么会多到接近失控呢?这源于跟踪和预测机制的失效。那么这个机制是怎么失效的呢?大多数情况下,服装企业自上而下有一套供应链跟踪系统,这套系统能看到终端的库存是多少,销售是多少,从而形成预测机制安排生产和供应,并在过程中不断修正和调整,达到库存和销售的平衡。
这个机制的运转给企业的健康经营和快速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但是,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打破了原预测机制的准确性,企业还没来得急修正系统时,大量的库存已经形成。
市场变化急剧变化
外部的环境变化要从过往谈起。过去近10年,中国服装的品牌消费能力不断增加,品牌增多,竞争加剧,市场从上升期进入相对成熟期。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制造能力过剩是不争的事实,高峰期纺织和服装类别的出口量占整体出口量的20%之多。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内经济环境整体高热,通胀严重,国内制造成本的竞争力不断下降。制造过剩的背景下,外贸量下滑,外贸剩余量转移到内需市场投放,导致内需市场的竞争更加残酷。持续通胀也伴生着消费紧缩现象,市场成熟(趋于饱和)时,商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收入增加有限,购买能力自然下滑。这一定程度加剧了服装业库存积压。
同时,国际品牌大举进攻中国市场,抢夺了不少国内服装品牌的消费者,亦给营运模式落后(渠道高耸,供应速度慢)、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国内服装品牌成长带来了严峻挑战。另外,商业地产的泡沫让服装零售业负担沉重,赢利能力下滑,不少零售商的转行外逃加剧了价格混战。此外,线上服装类别的销售占比更达到整个线上零售市场份额的25%~30%,线上服装销售体系对实体服装零售体系造成了直接冲击。
厂商“博弈”加速恶化
从2011年各大服装企业的财报数据看,尽管销售额还在增长,但是库存包袱和应收款风险仍令人担忧。很多问题在订货会之后暴露。也就是说,订货会后,订单增长乏力,才发现市场竞争激烈,终端库存庞大,原来的供应链体系失去应有的准确度和及时性,决策变得被动和迟缓。
大多数服装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都有一套号称领先的ERP系统,以解决供销矛盾。但是该系统使用的准确度并不高,100%浸透到终端的几乎没有。问题不在系统的好用与否,也不在于企业的管理意识,而是源于厂商(厂家与零售商)矛盾。
主流服装企业多采用期货制度,品牌公司只要把商品销售给渠道商或零售商,风险就成功转嫁,品牌商没有与零售商形成风险共担或共进退。并且,品牌商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往往要求零售商(渠道商)超量进货,零售商不堪负重前行,就打起信息系统的主意。为了不让品牌公司知道真实的销售和库存,零售商有选择性地让系统数据产生误差,从而形成利己的证据。
厂商“博弈”上演。品牌商无法判断数据时,为了完成既定增长数据,利诱之,采取进货返利考核,给零售商说服自己增长的一个理由。市场总需求并不因此而增加,放价换量成为无奈选择,市场进一步恶化。不排除有企业通过此招能够脱困,但服装业商品整体过剩短期无法改变。
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滞后的供应链管理和预测机制,以及不够科学严谨的零售商考核制度,都成为库存积聚的共同推手。“库存门”必将成为过去,岁月的车轮辗过的是那些在危险面前不能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