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赔2000,停工赔3000”。经营了一家小型纺织企业的老板田连臣说。他经营的润通纺织,位于山东德州产棉、纺织大县夏津,公司创始于2003年,规模为2万纱锭。
但从2008年开始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2003年到2008年盈利,2009年保本,2010年盈利,2011年基本保本。2012年则是开工以来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人工及原材料价格高涨,生存非常艰难。”
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皮棉价格18000元/吨,按制成率1.1计算的话,原材料成本在19800元/吨;此外,平均纺一吨纱的利息折旧、设备折旧、人工、水电等成本在8000元左右,总成本27800元。
而目前纱价为26000元/吨。粗略估算,一吨纱赔1800元。公司月产量250吨,依次类推,一月赔45万。开工还算赔得少的。如果不开工,据田连臣计算,厂子的折旧成本在3000元/吨左右。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同花顺显示,2011年,16家棉纺织上市公司中有8家净利下滑。
2012年一季度下滑面更扩大, 16家公司中有13家净利下滑,占比达81.25%。而半年报的数据或更惨淡。维科精华(600152.SH)预计2012年中报利润同比仍将下降。
业绩不景气亦使贷款异常艰难,以纺织企业为核心的担保圈正在滋生,担保圈的核心企业一般是当地大型纺企,如新野纺织(002087.SZ)、ST德棉(002072.SZ)等。
而更严重后果或正酝酿。棉纺织企业不景气直接导致需求量不足,棉价下跌,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减少。“去年德州棉花种植面积是163万亩,今年130万亩,已减少20%。”山东省德州市棉花行业协会会长马俊凯忧心忡忡地说。
生存艰难
“我们亏损幅度没有1800元,但也有二三百元。”山东省昌邑市石埠纺织协会会长韩启胜表示。“原料、人工比国外高,尤其是人工比印度越南高3倍多。就连国内棉价比进口棉花也要高2000元/吨。”
如此生存困境导致公司业绩持续下滑。2011年,ST德棉、ST迈亚(000971.SZ)、华芳纺织(600273.SH)、凤竹纺织(600493.SH)净利下滑高达1613%、506%、311%和118%。一季报凤竹纺织、常山股份(000158.SZ)、华芳纺织、维科精华、华润锦华(000810.SZ)净利下滑分别为561.11%、250.8%、225%、113.5%和112.22%。
其中,凤竹纺织去年和今年一季度业绩同比下滑幅度均超过110%,去年全年公司亏损1678万元,今年一季度亏损2577万元。其一季报合并利润表显示,“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12.28%,但营业成本较去年同期却增加5.6%”。
一季度净利同比下滑高达250.8%的常山股份,则将原因归结为报告期内市场低迷、产品价格下降、能源成本增加、毛利率降低所致。
二级市场上,棉纺企业的表现同样不济。其间,股价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华孚色纺,尽管其历经了3次分红,但其6月6日的收盘价仍较去年1月4日的收盘价下跌了54%;其次是华芳纺织,在此期间股价已下跌52.8%。
担保圈滋生
“只要有一线生机,谁都不愿意关掉创业好几年的纱厂。”田连臣表示,即使目前亏钱,在承受得起的范围内,还会继续干。
但贷款的艰难,使“撑下去”变得并不容易。“市场不景气、银行不给钱,真是干着没劲。”在江浙一带跑销售的纺企员工张华在电话那头,没有聊下去的欲望。
为了生存,一些纺织企业“抱团取暖”。记者梳理2011年的公告发现,2011年至今,以上市纺织企业为核心的担保圈逐渐增多,主要分布在纺织业发达的山东、河南和浙江三省。
5月26日,ST德棉公告,未来一年将为8家公司提供担保,总额不超过2.05亿元,占2011年12月31日经审计会计报表净资产的95.79%。担保对象为6家非关联方,2家关联方。
而去年至今,根据记者统计,围绕着新野纺织已形成高达6.8亿元互保圈,占2010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额41.08%,涉及8家非关联方,其中与南阳纺织集团的互保金额高达2亿元。
而向日葵(300111.SZ)虽是浙江科技公司,但也为两家纺织企业提供了连带责任担保。其中为绍兴县新联喷织有限公司提供最高不超过1300万元担保,为浙江荣盛纺织有限公司提供最高不超过2290万元的担保。
另外,浙江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山下湖(002173.SZ),也为浙江步人纺织公司提供了2000万元的担保。
贷款的增加使得纺织企业的负债率高企、财务费用负担加重。上述16家公司有12家负债率超过了50%,其中ST大路B、ST迈亚、ST德棉负债率高达111.37%、98.69%和82.69%。2009年-2011年,ST德棉财务费用分别为5545万元、6383万元和7908万元,新野纺织财务费用分别为6129万元、9754万元和1.3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