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 公告通知 | 配额查询 | 招标专栏 | 配额行情 | 清关情况 | 配额快讯 | 配额分析 | 配额调剂 | 签证情况
 你现在的位置:频道首页 >> 信息正文
方向和重点——四川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承接纺织产业转移

发表时间:2012年07月02日    作者:消费品司

  近年来,四川省纺织行业积极贯彻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各项政策和措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 吸引了大批知名纺织企业和著名品牌落户四川,为促进我省纺织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四川纺织工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张。近年来,我省纺织工业规模迅速扩大,总体规模保持西部第一。2011年全省490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1173.43亿元,同比增长38.3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137.19亿元、64.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65%和71.17%,较同期全省工业高2.95和28.57个百分点。但是,我省纺织行业与东部沿海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2010年我省纺织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91%、江苏的8.54%、浙江的9.85%、山东的11.32%、广东的17.54%,在全国排第十位,总体规模仍然偏小。

  (二)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纺织工业初步形成了缫丝、棉纺、化纤纺、麻纺、织布、织绸、印染、家纺、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产业设计、科研、人才培养相互配套,从业人员逾30万人的工业生产体系。2011年,纱、布、服装、化纤、生丝产量分别为95万吨、16.5亿米、1.05亿件、61.21万吨、2.8万吨,同比增长31.37%、18.75%、68.46%、32.49%、6.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我省纺织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棉纺织业前纺大而不强,后纺弱且不优,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较低。印染业和服装业比重仅占全行业的6%和13%。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省纺织行业共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国家级1个。聚苯硫醚纤维、醋酸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三聚氰胺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由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发的“聚苯硫醚(PPS)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国内外先进的特宽幅箭杆织机、清梳联合机、整经机、精梳机、无梭织机、全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约1/3以上的规模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总体达到国际先进。

  (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改造,华茂·成都家纺城、自贡富顺纺织服装产业园等20余个纺织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华润锦华、依格尔、佳联印染、新绿洲印染等100余个纺织类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逐步投产达效。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行业发展后劲。服装、家纺成为全省纺织行业新的增长点,涌现出成都欧度、雷迪波尔、琪达实业、祥和鸟、城缘家纺、琼星寝室、普伊康等规模和知名度较大的服装家纺企业。

  (五)产业集聚初具规模。通过多年的发展,我省纺织工业逐步形成了以成都、德阳和南充等城市为中心的服装生产、销售集散地和南充丝绸纺织产业集群、遂宁棉纺织产业集群、达州苎麻纺织基地以及川南宜宾、自贡的西部化纤纺织原料基地。在县镇区域经济中,逐渐形成了大英、乐山市中区土主镇、井研、乐至的棉纺织,绵阳三台的染整,新都龙桥的童装和休闲装,南部、中江、隆昌、凉山攀西的丝绸,达州大竹和达县的苎麻等众多产业集群地。但作为我省一个千亿级产业,产业集群和特色工业园区还处初级阶段,并且缺乏专门从事信息搜集、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原料及成品检测、鉴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

  (六)重点产品培育取得成效。近年来,我省纺织工业涌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品。丝织品年产量2.3亿米,市场占有率达30%,居全国第2;生丝产量4.6万吨,居全国第2。棉混纺布产量5.2亿米,居全国第5;宜宾丝丽雅集团的绣花线长期占据全球第一位置,拥有较强的定价权,其粘胶长丝产量国内第一。但是我省纺织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与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相比,还相距甚远。

  二、四川承接纺织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

  (一)市场需求优势。四川是我国人口大省,有着8700万人口的消费市场,成都是西部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市场需求覆盖川、滇、黔、藏等,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为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同时,随着纺织工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以产品创新所引领的绿色、低碳、文明、时尚的生活方式,将进一步挖掘出我省内需的巨大潜力。

  (二)产业基础优势。我省纺织工业规模居全国第10位,西部第一。产业门类较为齐全,涵盖缫丝、织绸、棉纺织、化纤、印染、服装、家纺等行业。拥有纺纱产能450万锭,生丝产量占全国的29%。有大型的化纤企业宜宾丝丽雅集团,棉纺织上市公司华润锦华、华纺银华,百年丝绸企业南充六合集团,出口龙头企业新绿洲印染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已形成了成都、遂宁、南充、宜宾、乐山、达州等地特色纺织产业集群。

  (三)资源比较优势。一是天然纤维资源优势,四川的麻、丝、棉、竹等天然纤维原料资源丰富,苎麻、蚕丝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在棉花、桑皮纤维、竹纤维等方面也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二是人造纤维资源优势,我省在高新技术纤维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聚苯硫醚纤维生产能力达5000吨,玄武岩纤维生产能力达3000吨。三是人力资源优势,据测算,四川剩余劳动力达到1500万人以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已成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四)科技人才优势。四川拥有我国西部唯一纺织类专门院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年毕业纺织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人;同时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四川纺织干部管理学校等高校在纺织服装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四川纺织科学研究院、四川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纺织工业设计院等科研院所历史悠久,科研能力强;宜宾丝丽雅集团等龙头企业拥有非常优秀的科研队伍,这些科研机构为我省纺织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区域物流优势。成都市已被国家列为全国一级物流枢纽的中心城市。通过区域内二个硬件平台(包括道路以及节点、运输工具)的建设,四个物流园区(国际航空物流园区、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青白江铁路散货物流园区、新津铁路散货物流园区)的建设,四个物流中心(新都物流中心、龙泉物流中心、双流公路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的形成,四川省成都市将成为国际现代物流网络中心城市。

  三、四川承接产业转移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明确工作思路和重点。按照国务院(2010)28号文件、工信部《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和四川省委《关于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意见》精神和要求,结合我省纺织产业现状和比较优势,提出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规划,加快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纺织服装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重点引进高档服装面料加工、服装品牌企业、大型化纤企业,加快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在成都建立纺织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提升全省纺织产业的竞争力。

  (二)深入贯彻落实各项产业政策。继续落实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用好国家扩大出口与实施拉动内需的十项政策和六项措施;充分用好西部大开发及我省促进灾后重建、扩大内需、淘汰落后产能和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加快推动我省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搭建纺织产业对接平台。针对国际市场需求疲软情况,分别组织举办“2009中国西部皮革鞋业服装纺织产业对接会”、“第十二届中国西部鞋机鞋材展和2010西部服装面料展览会”,搭建产业对接平台。展会共举办了服装面辅料及鞋材产业对接会、工装职业装产销对接会、新技术新工艺推介会、服装行业10大优秀企业家评选等专题活动,并邀请了省内大型商场、国有企业采购部门负责人参加对接会。组团参加国际国内纺织行业的各种论坛、研讨会和展览展销会,积极宣传和推荐四川纺织纺织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条件,进一步提升了四川纺织产业的形象和全国的影响力。

  (四)打造服装产业园区,培育企业自主品牌。一是发挥成都是西部出口重要口岸,城市居民消费力强,以及对西南地区纺织品服装内销市场带动和影响力大的作用,重点推动建设彭州家纺服装产业园、新都龙桥童装产业园、富顺纺织服装产业园等20余个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和引进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企业;二是加强企业自主品牌建设,“雷迪波尔”、“欧度”、“琪达”等品牌服装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琪达”牌服装、“宝珍”牌丝绸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宜宾丝丽雅”被评为中国出口名牌。全行业拥有四川名牌产品41个,四川著名商标30余个。

  (五)不断提高面料加工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川中地区现拥有纱锭150多万锭、印染能力3亿米。一是通过重点支持华润锦华棉纺织、新绿洲印染企业产业升级,发挥骨干企业以及成(都)南(充)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优势,增强带动周边中小纺织企业形成产业配套的能力,形成西部重要的以棉纺织面料加工为主的产业集群;二是通过重点支持绵阳佳联、佳禧印染企业提高工装、军装面料加工水平和技术改造,增强国内外服装企业与其配套吸引力,提高转移的承接能力,打造以工装加工制造为主的特色产业园区。

  (六)打造“中国绸都”,提升丝绸行业竞争力。利用四川丝绸资源优势,重点支持南充六合丝绸集团、四川依格尔丝绸家纺等企业提升丝绸深加工的水平,提高丝绸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以“中国绸都”的打造,积极承接江苏等地丝绸深加工企业向南充转移,加快我省丝绸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兼并重组,通过建设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和建立营销中心,使四川成为国内丝绸产业承接转移的知名区域品牌,国内知名的丝绸出口生产基地。

  (七)推进高新技术纤维发展,促进产业集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纤维和复合材料的开发应用,不断扩大产业化生产规模。重点推进2.2万吨聚苯硫醚(PPS)纤维、1万吨芳纶Ⅱ(Ⅲ)、5万吨玄武岩纤维、1.5万吨醋酸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发展。利用国内技术,重点建设年产100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5000吨三聚氰胺纤维产业化项目。逐步实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甲醛纤维、聚对苯基苯并二噁唑(PBO)纤维等产品产业化。根据全省重大产业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西部最大的1000万吨炼油和80万吨乙烯项目产业链下端纺织用产品的培育情况,引进与之配套的下游纺织类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逐步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在全行业中的比重,促进全行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原料基地聚集发展。

  四、四川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和重点

  (一)完善和提升四川纺织服装产业链和价值链。重点承接纺织产业链中的薄弱和缺失行业及企业,在服装、家纺用纺织品中,以完善面料加工、丝绸深加工产业链“瓶颈”为突破口,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提升全省纺织产业的竞争力。根据全省重大产业的发展情况,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西部最大的1000万吨炼油和80万吨乙烯项目产业链下端纺织用产品的培育情况,引进与之配套的下游纺织类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逐步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在全行业中的比重。在全省范围内科学规划有承接条件的印染园区,引导成都市印染企业入园发展,同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知名印染企业转移,实现科学承接和转型升级的高度融合。加大纺织类项目收集和储备力度,选择80-100项重大建设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的政策,力促项目的落地和实施,以便增强全省纺织工业的整体实力。

  (二)科学规划建设纺织产业园区。科学规划纺织产业园区布局,培育优势主导产业,承接同类及关联度高的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加强纺织产业园区基础建设,营造良好的产业承接环境,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效率和污染集中治理及资源循环利用能力。加快建设与主导产业相关的生产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纺织原料和产品专业市场,提高专业配套服务能力和效率。重点培育彭州家纺服装产业园、南充都京丝纺化纤工业园、乐山井研县纺织服装产业园、遂宁市创新工业园中的纺织产业园、宜宾盐坪坝化纤纺织产业园等5个工业产值超百亿元和新都童装产业园、金堂纺织印染制鞋工业园、南充嘉陵丝绸服装产业园、乐山土主纺织服装产业园等15个工业产值超30亿元的特色产业园区。

  (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质量检测和认证、教育培训、信息化服务、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配送等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平台的质量检测、产品研发、人才培训等功能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建设4-5个省级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支持专业市场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在硬件设施、专业化服务、品牌培育、电子商务、市场秩序等方面提高水平,提升产业流通效率。鼓励服务创新,发展投融资、技术转让、法律服务、市场推广等新型服务功能。加强诚信建设,重视区域品牌的建设和保护,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园区内企业的行业自律。

  (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国家对纺织工业提出了从纤维原料、加工生产、技术装备、工艺技术到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贸易等完整的产业发展政策,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等文件和规划中规定了明确的产业政策,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发布纺织各行业的准入条件,使相关产业政策更加具体化。全省纺织工业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在推进产业升级上下功夫,走出技术水平先进、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资源消耗节约、环境保护良好、产品市场适应性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大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五、工作建议

  (一)制定纺织产业向西部转移差别化政策。制定鼓励产业转移差别化的政策,安排鼓励产业转移引导资金,引导东中部地区企业向西部有产业基础的重点省市加快转移;重点支持西部纺织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扶持西部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推动和促进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

  (二)在西部重点省份开展税赋改革试点。当前,西部是我国棉花等纺织原料的主要产地,西部12省市纺织业占全国比重太小,而以农产品等资源为原料的制造业在工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比重是我国促进西部发展的重要途径。为鼓励加快产业转移,建议国家对西部棉纺织企业增值税政策实行差别政策试点,取消棉花进、出工厂的进项、销项增值税差,消除“高征低扣”现象,减轻西部棉纺企业税负。

  (三)在西部纺织重点省份开展纺织品下乡补贴试点。西部纺织品服装内销市场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扩大内需,提高西部农牧民和少数民族生活水平,建议对纺织品服装下乡享受“家电下乡”的政策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西部重点纺织省份可以先开展试点,这样既可以改善该地区民生,又有利于扶持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

  (四)在川渝经济区建立国家西南储备棉花仓库。川渝地区国内消费增长较快,纺织品服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已拥有纱锭400多万锭,布机8万多台,就业人数达100万人以上,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上千家。目前川渝地区已不种植棉花,在我省建立一个国家储备棉花仓库,可以有利于缓解新疆等外省棉花入川宝成铁路运力季节性紧张的矛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稿件来源:工信部

短信订阅】【信息定制】【发表评论】【收藏此页】【纺织通】【联系行业分析师
相关作者  
·工信化部:2010年棉纺行业运行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2011-02-21] 
·工信部召开“消费品工业发展战略”专家评审会[2010-11-05] 
·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出席广州T.I.T时尚创意产业园开园庆典[2010-08-16] 
·2009年我国玩具制造业产销稳定增长 出口下降局面未能扭转[2010-01-25] 
·工信部:2009年我国皮革行业产值增长稳定[2010-01-25] 
·工信部:2009年1-11月皮革行业产值稳定增长[2010-01-08] 


相关资讯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纺织工业发展情况汇报[2012-07-02] 
·陕西省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情况[2012-07-02] 
·新疆承接内地纺织产业转移情况汇报[2012-07-02] 
·新疆兵团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情况报告[2012-07-02] 
·重庆市承接纺织服装转移情况[2012-07-02] 
·承接壮大产业集群 打响扶沟纺织品牌[2012-07-02] 
相关出处  
·1-2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增速下降21.72%[2012-04-05] 
·工信部关于做好2012年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质量品牌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2012-03-31] 
·工信部:棉纺行业转型升级应着重品牌建设和管理创新[2012-03-23] 
·2011年我国高端女装零售额增长20%[2012-03-08] 
·2011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户外时尚运动用品销售增长[2012-03-08] 
·1月份全国百家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额同比增长[2012-03-08] 
 
·纺织品HS代码
·输欧盟纺配类别对照表
·输美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输欧盟纺织品临时管理目录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配.
·查询:07年度输欧美纺织品首.
·06纺配招标公告公布 樊敏.
· 眼光放在本土上——奥特莱斯.
·商务部关于07年度输欧(美)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信息定制
第一纺织专业网站群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