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币、美元汇率的交替变化令一些外媒发声,称中国出口商正在囤积美元。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外贸相关企业负责人。受访人士表示,即便美元有升值态势,企业在选择持有和留存美元时仍非常慎重并须严格控制额度,远不会发展到囤积的程度。一些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美元风险敞口较大;另一方面,企业的趋利性也不允许其留存甚至囤积大量资金而不去投入生产。即便有些外贸企业购进或持有美元,更多的也是出于布局海外市场的需要,而非投机汇率之用。因此,这些人士建议,外贸企业不妨同商业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用常规金融工具,以达到锁定汇率、规避风险的目的。靠企业自身所谓“囤积美元”的方法是不现实的。
据《华尔街日报》6月29日报道,中国出口商正在囤积美元。报道称,促使中国出口商采取此举的原因是,他们预计人民币不太可能再大幅升值。该报道还指出,中国出口商的这种策略正在对中国金融系统产生连带影响。
中国相关外贸企业是否正在囤积美元?其囤积规模是否足以影响中国金融系统?带着这个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外贸企业负责人,他们给出的答复却与美媒的报道有所出入,甚至是大相径庭。
中小企业无力囤
“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的持续上涨,国际市场形势的下行,加之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这些不利因素已经让一些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了。”宁波金田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跃强这样说,他所在的公司主要为外企贴牌代工,结算货币以外币为主。前几年美元走俏时,该公司主要用美元结算;2008年美元贬值后,该公司转以欧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然而却吃了亏。
张跃强介绍,该公司一单生意的付款周期为2~3个月,由于欧元近期汇率变化较大,贬值明显,所以等到约定的款额入账时,分量却变轻了。他举例,该公司的一单生意是在4月份签订的付款合同,当时欧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还是1:8.1,而到6月末收到付款时,这一汇率却降到了1:7.9。这一价差使企业损失了近10%的成本价,这笔生意的利润几乎全被汇率价差吃掉了。
当被问及该公司采取何种对策来应对汇率风险时,张跃强回答,主要为约定汇率和研判汇率两种方法,其中研判汇率即对持有的外币升值与否作出判断,暂不换汇,但这种情况并不多。“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又缺乏处理汇率业务的专门人员,因此基本无力通过囤积外币来降低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或以此谋利。”张跃强说,虽然美元近期出现了升值动向,但他所在的企业并没有囤积美元的意愿,并且据他所知,该区域的行业内其他规模相近的企业目前也均无此倾向。“企业需要流动资金,不会把过多的美元握在手里,更不会去炒。”江西泓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海外营销总经理肖艳表示,2008年和2009年时,有些企业曾因留存美元而被其涨跌浮动伤得不轻,因此现在即便美元有升值态势,企业在选择持有和留存美元时也会非常慎重并控制额度,而不会发展到囤积的程度。
大型企业无需囤
“鉴于对我囯经济及人民币强势的信心,除保留部分美元作为支付所需外,我们企业不会长期持有大量美元等外汇。”宁波爱我东雄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李群表示。他所在的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高周波塑料熔接机(高频机)等产品,在长三角地区位居行业前三,其产品出口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结算货币美元和欧元皆有,比例分别约为70%和30%。从李群的这番话可以看出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对囤积美元的态度。李群还透露,为应对汇率风险,他所在的公司除了有时必须作出一定牺牲以维持与囯外客户的长期合作外,还会通过协商来变更作为支付标的的币种。
应对汇率风险,一些设有专门的汇率处理部门的大型企业显然自如得多。浙江阳光照明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部副经理徐柏华告诉记者,其公司与银行进行远期合作来锁定汇率,降低损失,因此受汇率风险影响不大,也就无需靠囤积美元来保值避险。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江苏春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元甲、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出口部经理谢华荣,他们均表示通过专门部门来监控运作,通过与银行合作来降低风险行之有效,且他们认为如果不是出于避险需求,而是出于投机目的囤积美元来炒汇率的话,风险大于收益,因此没有囤积美元的意愿。
对于外贸企业是否存在投机汇率的行为,宁波市外经贸局综合处的方平原表示,有的外贸企业购进或持有美元,但更多是出于布局海外市场的需要,而不是投机汇率。他进一步指出,美元一直处于变动中,风险一直存在。而宁波地区外贸企业多为风险厌恶偏好型。因此,除非是用于自身的海外市场开拓,或是境外收购,或是老板个人生活需要,企业少有专门购进美元以求谋利。
通过上述企业和相关人士所传递的信息可以看出,美媒所述的中国外贸企业囤积美元的现象缺乏事实依据,即便该报道中提到的两家企业也只是不急于把美元兑换掉,做一定时间的留存,但还远谈不上囤积。
不足以演变成囤积
“一方面,囤积美元敞口风险大;另一方面,企业要赚钱,就不能总把资金攥在手里。因此,无论是出于避险还是盈利考虑,企业都不应也不会留存过多美元,更不大可能演变成囤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国际金融处博士后梁猛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同时指出,美媒中所提到的“中国外贸企业囤积美元会对中国银行业和金融系统产生广泛影响”的说法不足信。因为只有当这种囤积行为特别大面积出现时才会影响到整个银行业和金融系统,但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种现象还不存在。
业内人士指出,部分外贸企业出现留存美元的现象,它们的首要目的是尽量避免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出口商对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预期的相对削弱。我国实行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今年5月可以说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幅度较大的一个月,这对出口企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
采访过程中,一些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都对记者表达了它们的意愿:“人民币不要再升值了。”据了解,过去中国品牌相比国外品牌的一个最大优势是价格低廉,而现在这种价格优势逐渐缩小,中国企业的订单被外企抢占的情况较多,加之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的出口形势不大乐观。这些企业希望国家及相关部门能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促进制造业企业的出口。近期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减弱或许可以给这些企业带来信心。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专家闫小娜指出,我国实行外汇管制改革以来,改变过去要求企业强制结汇的方式,允许企业持有一定外汇,提高了企业自主权,促进了外汇向民间实现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企业将美元风险全部转嫁给银行,造成风险过于集中。闫小娜进一步指出,即便外贸企业存在留存美元的情况,也属于企业自主行为,只要不对市场造成过多波动,就没有必要担心。“相对过去我国对外汇管理过死而言,企业现在能自主运用外汇来规避风险也是一种进步。”闫小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