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因棉花进口配额发放严重不足、进口企业合同价格偏高以及棉纺厂对中低等级棉花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近日青岛、张家港、上海港的一些大中型棉花进口贸易商“进退两难”,一方面进口配额无处寻觅;另一方面外棉合同价格大多在100-130美分/磅,进口商亏损至少2000-3000元/吨,一些进口量较大的棉企亏损上亿元,急需销售外棉回笼现金。
7月9日,青岛港一部分进口企业印度棉S-6报价17800-17900元/吨(含配额),但因买卖双方都采购不到配额,因此暂时只签合同,订下来价格和数量,采购方只需支付15%-20%的货款,拿到进口配额、将外棉清关后买方再提货。不过,由于增发配额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20%以内的预付款对“缺口巨大”的进口商而言支撑作用不显著,因此买卖双方都很谨慎。
据了解,近日棉纺企业和棉花进口企业要求国家增发棉花进口配额的呼声比较高,相当一部分外棉进口企业面临“亏损出局”的现状,但有关部门给予的回复仍是“原则上不再增发棉花进口配额”,引发各方面对国家7、8月份执行抛储政策的担忧。
由美国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作物主产区干旱引发ICE盘面农产品大涨,印度国内棉区干旱未因西南季风到来而有明显改观,再加上欧洲、中国先后降息刺激实体经济恢复等等利好牵引,ICE主力12月合约在70-72美分反复震荡,寻觅进一步向75美分靠拢的机会。部分外商表示,全球经济下滑的形势加剧,欧元区经济继续衰退,纺织品服装消费大幅萎缩,供应压力不减,若本周USDA月报不能为市场提供有效支撑,ICE期棉将破位下跌,再次挑战65美分/磅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