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日邦交40周年,这40年也是中日贸易快速发展的40年。中国纺织品是中国制造在日本出口的最主流产品之一。如今纺织业在中国也面临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压力,作为纺织品贸易专家,日本流通科学大学教授辻美代如何看待中国纺织品业的发展?在大阪其间辻美代接受了采访。
《中国经营报》: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在这40年里,中日纺织品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辻美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中日间的纺织贸易迅速扩大。当时,中国的化学纺织业尚未发展,以聚酯为主的化合纤维原材料由日本出口到了中国。
上世纪80年代末,当独资形态在中国得到认可后,日本的服装业开始进入中国。日本企业带入原材料,然后将在中国加工的衣物带回日本市场,或者是出口到第三国。到90年代,日本大半的纺织服装企业进入中国,包括上游产业的纺织、织布制造工厂以及合织的制造工厂。可以说,从此日本的纺织业基地就转移到了中国。总之,中国变成了日本纺织产业的“根据地”。
现在,在中国国内形成了从天然纺织到化学纺织,从原材料到丝、织物的加工,以及最终制成品的全产业链模式。日本纺织产业对中国形成完整的纺织业产业链作出了贡献。这也造成了日本国内的纺织业出现了空洞化,我们的服装业变成了“Made in China”的结构。
《中国经营报》:在日本采访我了解到,大多数日本企业界对“中国制造”的评价是价格低廉,但是质量和品质不够稳定。中国纺织品也是如此吗?你如何看待中国纺织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力?
辻美代:在日本销售的衣服和衣料约有8成是中国制造。对中国制造的衣服和衣料,以前是存在着一种便宜而且质量不好的印象,不过,现在因为是“Made in China, Made by Japan”,低价格同时高质量的东西多了起来。可以说,中国制造的衣服和衣料的竞争力强了很多。
《中国经营报》:受到人力成本、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将自己的工厂设置在越南、缅甸等新兴东南亚国家,对此你如何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辻美代:不能期望中国到现在仍是低附加值的“世界的工厂”。中国国内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增长市场,应该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另外,纵使向越南和缅甸等缝制工厂迁移,但这些国家的上游产业还未发展成熟,或许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还会增加。
《中国经营报》:中国的人力成本会越来越高,而且老龄化趋势也日益严峻。中国纺织业需要进行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型,对此你有何看法?中国纺织业转型的方向是什么?
辻美代:我个人认为,生产附加值高的衣服和衣料并不适合大企业。用流水作业方式意味着规模生产,是缺少“制造精神”乐趣的。如果考虑国内需求以及人们爱好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针对多样化以及个性化衣服和衣料的需求,中国企业应转向与多品种与小规模相对应的“制造精神”。
《中国经营报》:有中国制造企业抱怨,说日本是一个很难适应的市场,因为日本消费者“很挑剔”。对此你如何看?
辻美代:与其说是“挑剔”,不如说是日本人对产品的“讲究”。我认为,正是这个“讲究”支撑着日本制造业技术的提升。
《中国经营报》:就纺织业而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会消失吗?
辻美代:像英国那样,一国的工业化常常开始于纤维产业。目前,中国的纺织业订单是向东南亚迁移,像缅甸这样的未发展国家可能获得一定的发展机会。不过,中国纤维产业在世界上是为数不多的大规模的全产业链模式。缝制业的一部分即便被迁移,这个全产业链的“世界工厂”也不是那么容易崩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