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指数自7月30日下探低点18514点以来,至8月7日已经反弹一周,反弹幅度达4.25%。受美国经济数据见好及中国即将展开收储提振,ICE棉指同期涨幅达到7.33%。这反映出在我国新年度棉花收储即将展开时,政策支撑作用明显,市场做多机会开始出现。
为了稳定市场信心,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2012年收储价格不变、收储数量不限的“双不”政策。当前市场各方对收储预案充满期待,棉价向收储预定价20400元/吨靠拢逐渐变得现实。
宏观政策调整,回升势头显现
今年上半年,在外部经济环境动荡、全球需求增长缓慢以及我国自身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投资、出口和消费等三项指标出现了放缓迹象。为了扭转经济下滑势头,增强市场信心,从下半年开始,我国政府相继采取各种措施对国内经济进行预调和微调。从7月份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已经开始显现,这也为国内大宗商品价格的稳定创造了条件。
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业经历了近十年来少见的经营困难期。据中国棉花信息网抽样调查,截至6月底,纺织企业纱线库存由上月的17.11天增加至18.71天,坯布库存由上月的27.81天增加至28.73天,产成品库存压力较大。自二季度以来,纺织品产量逐月下降,其中6月纯棉纱产量下降4.6%,化纤纱产量下降9.8%。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同比仅增长1.63%,呈现增速下滑趋势。内销方面,1—6月纺织服装业零售总额增速为16.9%,较去年同期的24.6%出现大幅下滑。由出口及内销萎缩引起的纺织服装企业减产、停产现象仍在不断出现,全行业进入了残酷的生存考验期。下游生产不景气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对原料棉花的需求,棉价长期在低谷运行。
收储和抛储可能同时进行
7月底,市场盛传中储棉为腾出库容,准备抛出部分陈旧存棉,郑棉出现恐慌性下跌。从库容角度看,抛储并非空穴来风。上年度收储313万吨,今年进口100万吨,加上上年度结转存棉30万吨,国储棉数量已经达到443万吨。在本棉花年度末期适量抛出部分陈棉,既能满足纺织企业生产所需,又能缓解新棉收储库容压力。需要注意的是抛储的数量,以及具体竞价办法对棉价的影响。如果数量较大,竞价办法特殊,则市场压力加大,棉价下行可能性增加。
同时,年度末是否增发配额,以解决贸易企业库存较大问题,满足纺织企业低价外棉需求,成为考验决策层的新难题。笔者认为,未来管理层适量抛出陈棉或者收抛并行的可能性不小,而在年度供应充裕的状态下,再次新增进口配额的可能性不大,未来棉价反弹的压力相对较小。
产量形成期天气影响大
天气一直是历年进入汛期后影响我国棉价的重要因素,2010年棉花大牛市就是由8月中下旬我国北方棉产区连续降雨催生的。今年进入“七下八上”汛期后,除北方天津、山东、河北部分产棉区出现短期大雨外,主产区长江流域和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产区并未出现连续阴雨和雨涝灾害,棉花生长基本正常。但是后期天气引起单产变化的可能仍然存在。另外,美国部分棉花产区严重干旱也将对国际棉市产生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我国棉价。
综上所述,临近新棉收储期,虽然市场对棉花消费前景仍有担忧,但在我国收储政策和有望转好的经济形势支持下,棉价反弹行情有望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