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棉花年度里,棉花市场仍面临供需整体过剩、预计收储抛储双轨运行、巨大的内外棉价差和纺企异常艰难的运营环境等问题,笔者从近期政策视角出发就相关影响做一分析,为相关的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宏观环境稳中偏弱,棉花走势取决于产业本身
国际宏观方面主要观察美元走势和消费需求。考虑到美国实体经济温和复苏、欧债危机长期存在、美国通胀压力制约QE3推出等因素,预计美元持续走强。由于美元与大宗商品的负相关,这对棉价来说是一个外在的负面因素。消费方面,欧美市场是主力市场,美国市场预计保持稳定,而由于欧盟经济进入技术型衰退和欧元对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欧洲市场需求预计继续萎缩。国内宏观环境预计以稳为主。今明两年是新旧政府换届之时,在此期间,我国的各项政策将以保持稳定为主。棉花的收储、抛储和进出口等政策也要考虑这一因素。
对于纺织行业而言,纺织企业普遍压力很大,但是管理层似乎并不悲观。而且纺织企业目前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似乎也并没有过去那么严重,同时纺织行业存在一定的污染。因此,行业内广泛呼吁的一些扶持政策恐怕难以实现。从这个角度看,纺织行业的复苏更多是一个市场过程,而惟有市场需求真正启动,内外棉价差回归合理,纺织行业的复苏才具备坚实基础。
收储和抛储或同时操作,市场物流和价格预计双轨运行
新年度棉花9月即将上市,在收储价高达20400元/吨且敞开收购的情况下,新棉将流向交储而不是销往市场;同时,市场的棉花需求将主要由抛储供应,纺企也将优先选择较便宜的抛储棉。这样,市场物流将双轨运行。在考虑3%—5%的棉商利润后,新棉价格低于19400—19800元/吨将有充足的收购动力,这将成为新棉现货价格的政策性底部。而一旦收储出现阶段性偏严或停收,新棉将流入市场,这对市场价格将构成巨大压力。如果大部分新棉被国储收购,而进口配额接近用完,市场将更多地依赖于抛储。棉花价格的高低则取决于抛储的力度。
以目前的宏观环境和市场状况来看,预计12月之前收储基本顺畅,现货价格取决于抛储力度;12月之后收储趋严,现货价格承压。期间将会有100万—200万吨的抛储,抛储的节奏和力度也将影响现货价格。
已有收储政策或难以为继,直补政策出台的可能增加
在当前环境下,已有的收储政策或难以为继。在今年收储和抛储之后,预计国储将出现巨量库存,明年新棉上市,收储可能会受到库容限制,同时,当前的收储政策也让国家面临巨大的财政负担和市场风险。此外,巨大的内外棉价差使得当前我国纺企出口缺乏竞争力,而收储政策正是造成内外棉价差拉大的根本原因。
直补政策同样可以有效保护农民植棉积极性,维护国家植棉安全,并且直补需要的资金也相对有限。如果直补政策能够实施,将使得涉棉产业从收购籽棉环节开始就实现市场化,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棉花价格市场化之后,内外棉价差缩小,甚至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纺织竞争力也将得到较大的恢复。
市场结构因政策演变而演变,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
市场运营的顺畅与否将是政策调节的依据,而政策调节的节奏和力度将反过来影响市场的结构变化。受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收储抛储的节奏变化、新旧棉双轨运行和内外棉巨大价差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市场将不断演绎各种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