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关键时刻的关键转型,该如何取舍?近日,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台湾前“财政部长”刘忆如出席由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FM B A同学会、绿景集团共同主办的财经论坛,给深圳企业家出思路。她认为,欧债危机引发的这一轮经济低潮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成长不能过度依赖出口,出口也不能过度依赖欧美,应该要加强亚洲区域内的贸易。必须转向内需出口的两个引擎,甚至是以亚洲作为整个的内需市场。
2008年金融海啸为何亚洲率先复原,中国化危为机?2012年,全球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的关键时刻?刘忆如认为,2008年主要是一场财务危机,因此“宽松货币、经济财政”这两幅猛药下去,亚洲最有获救的“资本”,而欧债危机发生后,遇到的确是“宽松货币,紧缩财政”的救市措施。被救的代价就是经济变差,并且拖累全球,这也直接导致中国的出口会面临很长一段时间的低谷。9月6日,欧洲央行推出的“无限量供应”,看上去很美,凡是有需要的国家,欧洲央行无限量借钱给你,但他们的先决条件,就是严苛的紧缩政策,这将会对经济实质产生巨大冲击。所以,现在中国面临的经济转型比2008年更重要。
谈到转型,刘忆如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出口。谁是买家?就成了需要研究的问题。
她分析说,亚洲和新兴市场正在从“世界工厂”的角色转变为“世界市场”,如果你的买家是新兴市场,那么他们买的东西跟欧美喜欢的东西不可能一样的。所以出口的成分、结构会是第一考虑的问题。
其次,现在的出口形态也不一样了,因为全球化布局的关系,垂直整合成为主轴,没有谁单打独斗从上游到中游到下游,你出去并购人家跟别人合作,策略伙伴联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无论是救欧元还是刚刚推出的Q E 3,其主旨无非是发钞票,但货币宽松政策为什么没有引起通货膨胀?因为不景气。但是随着经济复苏、需求上来的时候,通货膨胀是肯定逃不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Q E3还只是预期的时候,黄金就已经开始涨了。黄金涨,原物料也会涨,原物料涨,粮食也会涨,供给量固定的土地或者房子也一样。所以要看清转型的方向,然后选择投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