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期待已久的新一批粮食作物和棉花进口配额终于尘埃落定。企业家们摩拳擦掌,都想在粮食作物进口配额的盛宴上分得“一杯羹”。
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3年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数量、申请条件和分配原则》的公告,2013年,小麦进口配额为963.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为90%;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国营贸易比例为60%;大米进口配额为532万吨,国营贸易比例为50%;棉花进口配额89.4万吨,国营贸易比例33%。
9月27日,商务部发布了《2013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公告,2013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94.5万吨,其中70%为国营贸易配额。
或许配额的分配也是“二八法则”的体现。20%的大企业获得了80%的配额,而80%的小企业只能去竞争20%的配额。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尽管国营贸易的比例未必都达到了80%,但是,国营贸易在粮食作物中占主导无可厚非。
以棉花为例,其进口配额备受市场的质疑,当局者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左手”是棉农欢迎的进口配额,“右手”是眼巴巴地看着国外质优价廉的棉花的纺企。“手心手背都是肉”,当局如何作出抉择呢?
另外,进口配额的公平也成了问题。2012年全国下发89.4万吨进口配额,这相当于国家对拿到配额的企业补贴80多亿元,中小企业怎么玩?
毋庸置疑,配额的初衷是良好的,但是市场与权力的角力是残酷的。“有心栽花花不开”的中小企业很可能望穿秋水也分不到“一杯羹”,而有些没有实质生产的部分企业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搞到配额,再拿到市场上高价转售,亟需配额的中小企业不得不被迫吞下高价的苦水。
如果没有进口配额,国内的粮食生将面临国外质优价廉商品的冲击,外商控制中国粮食作物和基本经济作物价格的场景让人不寒而栗,但是,若配额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既得利益者自掘坟墓,这岂不是一个更令人恐怖的梦魇么?
在农产品市场,配额很容易沦为权力寻租的工具;在煤炭市场,有另一种“配额”——重点合同煤。
近年来,重点煤和市场煤价差最大时曾接近500元/吨。即使是一般情况下,二者价差通常也达到100~200元/吨。煤炭或电力企业的部分高管们借助自己的权力以较低廉的价格获取重点合同煤之后,加价转手,在不用负担任何成本的情况下便可获取暴利。这种煤电领域的腐败行为破坏了整个煤炭市场环境,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双轨制都不应该存在,更不能长期存在,双轨制的存在必然导致权力寻租与腐败盛行。
电煤价格并轨,要么政府放开对重点合同煤的管控,煤价全部市场化,要么煤炭市场重回计划经济时代,完全实行政府定价。除此之外,煤价并轨不存在第三条道路,不存在有管理的市场化。那样的市场化还是事实上的双轨制,双轨制带来的弊端还会存在,甚至可能会更加严重。煤价并轨似乎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全面放开煤价,让煤炭供需双方完全自主协商确定交易价格。
粮食配额可以有,但是要公平分配,信息要透明,不能暗箱操作。双轨制的煤价应该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著名诗人阿袁有词云:“今何日,看官商媚笑,左右欢呼。纷纷权力寻租”。这应该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