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证券报》报道,消息人士16日透露,监管层近期多次召集券商座谈,并派出高规格队伍密集前往多家券商一线督战行业创新。而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业务和场外业务将是行业创新三大重点。此外,在5月召开的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上提出的推进证券行业改革创新的11条举措有望在年内全部出齐。
点评:监管层督战行业创新和11条创新举措有望年内出奇,券商转型有望加速。这不但是一种政策红利,更有利于券商开拓新的盈利途径,券商股股价表现也会逐渐摆脱单纯反映二级市场市况。从三季报券商业绩预告内容来看,一些大型券商已经出现了盈收结构的改善,这可以给予此类券商提供估值支撑。
2. 中国央行公告,央行昨日在公开市场开展了18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58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3.35%和3.60%。
点评:近几日SHIBOR已在低位企稳,央行逆回购操作力度适中,暂时还未放大规模,但10月后两周大量逆回购到期将加大资金面压力,届时资金投放操作可能继续保持灵活宽松。
3.《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周二表示,已授予七家境外投资机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 简称QFII)资格,允许它们在中国购买人民币计价证券。
点评:中国对QFII的引入力度加大,证监会试图为中国股市积极引入更多资金的行为十分明确,但暂时还难以对中国股市起到实质性影响,因QFII总体规模有限,且新进QFII未必急于买入。
4.中国政府网16日消息,国务院密集批复了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等多省市的海洋功能区划。
点评:中国国务院集中批复了一批沿海城市的海洋功能区划,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扶持,也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与海洋经济相关的行业中,渔业暂时缺乏足够吸引力,与海洋油气开采相关的海工等行业与海洋争端和页岩气概念有所重合,预计表现会相对较好。
5. 21世纪网报道,截至9月5日,上海地区钢贸贷款余额共计1975亿元,其中已有275亿转为不良。绝境下,部分钢贸企业竟然联合停止还贷,债权银行集体诉讼追债。未来一个月内,就有27起银行起诉钢贸商的案件将陆续开庭,其中光大银行麻烦最多。
点评:上海地区钢贸贷款问题今年以来一直颇受关注,从报道数据看,贷款不良率较高,且形势仍在恶化。未来一个月相关案件陆续开庭将提升市场对此问题的谨慎情绪,受牵连较大的银行股价或将承压。
6. 安凯客车公告,公司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的相关议案已经2012年10月16日召开的公司201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根据回购方案,公司将在二级市场以不超过5.2元的价格,总金额不超过1.04亿元,回购公司股票不超过2000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2.84%,占社会公众股的3.47%,具体回购股份的数量以回购期满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
点评:安凯客车昨日收盘价为4.66元, 5.2元的回购上限距离目前股价有11.59%的空间,回购行为料将对公司股价形成支撑。但目前安凯客车无论从市盈率还是市净率估值方式来看都不便宜。
7.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昨日(10月16日),中国环保部公布国务院批复的《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在事故防御、污染治理、科技创新、应急响应和安全监管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并要求各省加大投入力度。
点评:中国核电项目暂停是因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如今有迹象显示核电、核安全相关政策陆续完善出台,这给核电重启增加了前提条件,核电股近期有望表现活跃。
综合评论:
目前中国股市心态普遍比较谨慎,市场风格趋于根据业绩进行防守,而指数上行动力不足。昨日上证综指再度冲击60日均线未果,量能和热点不足是市场层面的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市场没看到实质性的看涨信号。正在逐一披露的经济数据应能给市场带来中国经济趋稳的信号,但不足以提供积极回升的佐证,维稳预期也只停留在预期层面。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