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广交会(第11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逛了四天,但康斯坦丁迪诺斯(Efthimiou Konstantinos)拖着放满各类产品资料的拉杆箱进入广交会B区场馆时,还是有点“找不着北”地拿出了一张巨大的地图仔细查看。
作为一位来自欧债危机“引爆地”希腊的客商,康斯坦丁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描述了自己对欧盟经济的悲观预期:至少得3~4年以后,才能看到复苏的希望。
康斯坦丁迪诺斯是来自希腊的一位国际采购商。他所在的公司向希腊与欧盟地区提供各类安装及工业电气工具。
由于在香港展会上未找到一些所需要的产品,康斯坦丁迪诺斯来到货品种类更多的广交会现场。从开馆第一天,他就早出晚归,他的重点目标是搜寻各类高性价比的灯具和电子工具。
然而,还有相当一批客商对中国出口相当乐观,这些人包括忠诚度极高的“老广交”以及不少新兴经济体市场的企业。
悲观的欧盟客商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买家,康斯坦丁迪诺斯会在回到希腊后,让整个团队认真分析各家的报价和质量状况,并在30天之内决定下单的组合。
“危机远未结束,我们在欧盟的销量肯定会下滑,但作为行业内的人士,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只能尽力而为。经济好转肯定能够带动市场,但目前只能靠自身的力量了。”
基于对整个欧盟市场需求继续下滑预期,他认为今年在中国市场的订单量也会下降15%~16%。
他几乎是来自欧盟的客商中最悲观的代表。
宁波西摩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董越军在一次面向省长的内部研讨会上表示,他们在跟国外众多的进口商和零售商不断地沟通中发现,欧洲大多数的进口商认为市场在2013年会持续低迷,甚至认为这波危机会持续到2014年。
来自法国的白俊文受雇于一家在香港地区的贸易公司,已经是第二次来广交会采购。当记者发现他时,因为已经奔波一天,他目光有些迷离地倚靠在过道边的柱子上玩手机游戏。
白俊文关注的重点是电子产品、各类家电以及圣诞礼品,主要供应欧盟市场。作为一家种类更为齐全的国际贸易商,他将走完整个三期展会,在广州呆半个多月。
在他看来,除去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的不利影响以外,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也在缓慢消减。
“3~5年之后,大部分制造业产品生产将会转移回欧洲。从时间上说,我们在广东的订单到货,再转运到欧洲,中间将耗费两个月时间;此外,欧盟国家的政府也在迫使在华企业逐步回归本土。如果中国制造产品价格继续上升,欧盟进口商在比较船运费用和时间成本之后,也许会逐步选择本土制造商。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但非常缓慢。”
乐观的“美洲”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开幕第三天,本届交易会到会海外采购商人数与前两届相比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同比和环比下滑幅度均超过11%。这是2011年以来连续四届广交会首次出现到会客商下滑的情况。
实际上,广交会上的客商数量分布结构与最新海关数据颇为一致。欧盟、日本仍处于下滑区间,美国缓慢复苏,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增速较快。
基思(Keith)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客商。他自称是一名铁杆“老广交”——15年前,他第一次来到广交会,之后每年都来。“中国产品质量正在逐步变好。今年我们的订单金额还会增加10%,澳大利亚经济虽然增速不快,但很稳健,不会受到欧美影响。”
从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2年,基思所在的小型贸易公司已经连续四年在广交会上增加订单。基思认为,他们的秘诀是对各类产品组合准确把握,销量几乎可以跑赢澳大利亚经济增速。
菲利浦·贝雷兹是哥伦比亚3Point公司的CEO,他所在的公司对以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外壳较为感兴趣。
贝雷兹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这是第一次来到广交会,但对产品性价比很满意。回到哥伦比亚,Felipe将对比各种材料,45天后,会订购一万个外壳,平均价格2美元一个。谈起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的波动,贝雷兹表示不会影响自己的订单。
“目前哥伦比亚的经济增长不错,我们未来的订单也许还会增加15%~20%。因为同类产品从美国进口,平均价格大致为4美元一个。”
来自加拿大的采购商戴沃德本次到广交会采购电子电器产品,主要为两样新产品——电缆以及开关插座,寻找较为合适的供应商。“我们今年的采购量大概会与去年持平;在价格方面,只要是市场普遍能接受的就可以。不过,既然来到广交会,也会货比三家,向供应商提出要求。”
戴沃德曾经到韩国采购过同类产品,但因为价格较高,就没有进行进一步交易;他表示也不会到印度采购相关产品,因为那里的电子电器产品质量相对还不够高。
对戴沃德来说,广交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随着越来越多偏重产品分类的专业性展会举行,相当一部分采购商会被吸引过去。“我认识一些采购商,在参加完那些展会后就不再参加广交会了。”
巴西投资咨询公司ChinaInvest是广交会上的一大买家,多次率领其采购商成员——主要为南美建筑承销商来中国采购,主要需求为设计灯饰、五金建材等行业。ChinaInvest首席执行官托马斯·马杜莎对本报记者表示,预计今年从中国采购数量将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而采购价格将总体上涨15%。
目前,巴西正在积极筹办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夏季奥运会,由此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需求将为机械设备、建材、纺织服装和轻工产品等中国优势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虽然中国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在上涨,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也不再变得那么有竞争力,但我们看到许多中国企业都提升了产品质量,这增强了我们继续从中国采购的信心。”托马斯对记者表示。
忙碌的官员身影
与场馆中到处奔走的采购商们同样辛苦的,是来自中国各个省份的参展企业以及严密关注订单状况的各类协会及政府调研机构。
第四季度全力冲刺,以接近全年出口目标,成了各级政府和出口企业一致的行动。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2842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6.2%。其中,出口14953.9亿美元,增长7.4%;进口13470.8亿美元,增长4.8%。从业内看来,年初制定时,原以为并不高的,进出口增幅10%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减小。
另一方面,在全球各大投资者及机构还在争论“中国经济是否已有复苏迹象,还是仍未触到坚实底部”之时,中国地方高层官员密集奔赴广州,观察走向,以便制定精准的政策。
10月16日下午,东部某省一位高层官员参观了广交会展馆,重点调研了该省企业参展情况,询问了订单变动情况。企业所给的反馈与大趋势一致:欧洲市场订单总体仍有所减少,美国市场有所复苏,而南美地区、俄罗斯、中东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出口情况较好,部分企业仍有20%~30%的外贸增速。
与其随行的包括该省建设厅、商务厅、国税局局长等官员,几乎涉及所有外贸领域的“一把手”。如此紧张的行程之下,安排出如此规格的广交会调研团,足可见其对出口端的重视。“我放心不下,要到广交会跑一趟。”在随后举行的第112届广交会该省外贸形势座谈会上,他幽默地说道,“我们省的参展商人数最多,摊位也最多。”
听取4家典型的外贸企业简短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之后,这位官员鼓励在场的“老外贸”们在今年最后70多天里,努力冲刺接单,完成年内目标。
这四家企业包括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丝绸国有企业、羽绒服企业,已经考虑收购国外渠道商的小家电企业,以及成功通过收购意大利品牌,克服了中国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摩托车龙头企业。
“企业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需求不可能永远不振,必须要积极行动。”他动员道,“企业要研究市场,并且在与外国先进企业合作上做文章。”
10月17日上午,某中部省份的常务副省长、副省长等也参观了广交会,重点调研了该省企业参展情况。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致交易会的信件中表示,近期以来,国务院及时出台了鼓励和支持外贸发展的多项政策措施,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他同时表示,当前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外贸企业要把握趋势,锐意调整出口产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