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是全球闻名的“世界工厂”,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同等品质的产品,“中国制造”总是比国外厂家的便宜。正是凭借价格优势,“中国制造”畅销世界。但尴尬的是,中国商品出口到国外,价格比国内更低,导致很多国人不惜远渡重洋,大包小包地往回采购中国制造的商品。
为何“中国制造”漂洋过海价更低?无论是从“中国制造”商业流通路径找原因,还是从“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出口退税政策上挖根源,对这种跨国物价对比的分析都是片面的。但要让“中国制造”在国内也便宜下来,却需要着实地从这两个原因上找对策。
曾几何时,中国消费者最害怕在国外买到带有“MadeinChina”标签的商品,觉得洋货怎么着也要洋人制造,带回国才能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但是,随着“中国制造”越来越深入地渗透到世界各地,而且价格远比在国内更便宜,近年来,国人已经渐渐接受了漂洋过海买国货的现实,甚至乐此不疲地充当起“出口转进口”的搬运工角色。
在国外买中国产品更便宜
又是一年一度的圣诞购物季,中国消费者的身影再次活跃在海外尤其是欧美一些购物圣地。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位刚刚在美国生了孩子的中国母亲,在美国购物季疯狂购买了一集装箱的物品运回国内,尤其是把孩子到5岁的生活用品都准备好了,只因这些商品比中国便宜很多,而且更安全可靠。
经常到国外购物的王女士也指出,出口到国外的“中国制造”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比国内同款产品便宜很多。“例如,美国品牌新秀丽的旅行箱,大家都知道是中国工厂加工制造的,但是在美国只需不到1000元人民币,比国内的同款产品便宜一半。”她说。
除代工的国外著名品牌外,本土“中国制造”品牌在国外价格也很便宜。小张是澳大利亚的中国留学生,在墨尔本学习期间,他发现当地商场里的小家电有很多中国品牌,价格都比他从中国带出国的同款产品便宜很多。小张很疑惑地说:“按常识,产品在原产地的价格应该更便宜,还没听说过广西产的甘蔗运到北京更便宜的。”
为何出口到国外的“中国制造”反而物美又价廉?对此,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焕分析指出,按说在中国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应该更便宜,但现在国人都出国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这与货币、汇率不无关系,但主要还是出口交易价格低于国内批发交易价格、国外流通成本低于国内流通成本等因素造成的。更为关键的是,国内基本上形成了“在国内购买商品没有质量保证,国际市场的中国产品质量有保证”的思维定势,产品质量保证问题成为国人在境外购买中国制造商品的一大因素。
出口退税是把双刃剑
中国商品出口到国外,价格却比国内便宜,与出口退税政策不无关系。所谓出口退税,就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等,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增加出口创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徐洪才[微博]指出,用于促进外贸的出口退税政策是把双刃剑,也是致使“中国制造”价格在国内普遍高于国外的原因之一。他指出,国家的初衷是促进外贸发展,但低价竞争策略实质上是利用出口退税补贴了国外进口商,无形之中也补贴了国外消费者。
据商务部调查显示,电子产品、手表、箱包、服装、酒5类产品的20种高档品牌消费品,对比其海内外的差价,内地市场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也就是说,海外消费者拿着几乎10倍于中国消费者的薪酬,却享受着使用廉价中国商品的“低通胀”美好生活。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在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本是为促进出口,但现在很多企业“成也退税败也退税”,完全成为出口退税的寄生虫。
从今年7月1日起,重新调整的出口退税政策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这些新规包括扩大生产企业收购货物出口退税范围、部分出口货物由征税调整为免税、退税申报期限由90天调整为最长470天、增加出口货物免税管理的内容、取消小型企业和新发生出口业务企业12个月审核期规定等。
然而,在促进出口稳定增长的基调背后,出口退税会导致中国补贴全球的诟病一直存在。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王一鸣指出,依赖出口退税的企业竞争实力不强,短期来讲,如果他们集中倒闭会造成失业率增加。但从长期来看,的确应当通过一些手段淘汰这些企业。
物流高成本灼伤“中国制造”
除出口退税外,国内商业流通中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也成为拉高产品在国内售价的原因之一。
记者了解到,国内的商品虽然没有远渡重洋,但是,历经重重运输关卡,运输成本外加各种乱罚款、乱收费,累加起来,比国际运输成本更高。据报道,全世界收费公路为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占了全世界的70%。交通部规定40公里设1个收费站,而有些地方政府规定,高等级公路每20公里甚至更短路程就可设1个收费站。收费站的密集发展挤压了原本作为公共产品存在的免费公路的空间,提高了商品的运输成本。更有甚者,一些职能部门滥用权力,动辄对运输车辆敲诈勒索,所有这些成本,都被转嫁给了消费者。
过了公路关卡,还要面临高昂的进场费。商品无论进入商场还是超市,都面临着上架费、月返费、广告费、促销费、年节费、毛利补差、条码费、端头费等等,另外还有促销活动中的条幅、花篮、空飘、地贴、墙贴、灯箱、DM特别广告、人员管理等费用。除此,还有各种暗箱操作的费用,否则,自己的商品就可能被摆放在不起眼的位置。无孔不入的各种支出,增加了中国制造的商品在整个经济体中的运行成本。
黎友焕认为,发达国家物流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中间环节少、路费低等。相比之下,油价和过路费高是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中国要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包括鼓励产供销直接对接营销系统、降低运输成本等。
王一鸣还指出,物流成本主要有日益趋高的油价以及过路费、物流人工成本、仓储费用等。近些年,房屋租金因地产价格(主要由政府控制的地价推动)上涨而大幅上涨,商业企业也要把这部分成本摊入商品价格当中,国内产品售价自然水涨船高。
王一鸣强调说:“对于成本中占比大的油价,亟须市场竞争机制进行调节。这些成本还可以通过石油期货等金融手段进行管理。”
“还应该注意到,中国的物流成本高,还与技术应用不充分导致的物流速度慢、管理效率不高有关系。如果在高速路收费站推广应用‘自动刷卡’收费技术,将所有收费站都变成绿色通道,可显著提高速度和效率。”徐洪才还指出,政府主导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不仅效率低下,还易滋生腐败。
徐洪才建议,政府应积极推广物流技术应用,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开放交通运输投资市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从而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政府不应该“大包大揽”,而应该“四两拨千斤”,发挥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