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确立生物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要求,2013口2015年,生物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5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工业增加值率显著提升。规划提出要全面提升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管理能力,加快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物、中药等新产品与新工艺开发和产业化
点评:生物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市场预期之内,该通知不会对生物制药板块造成太大影响,但规划具体内容会被市场进一步挖掘,生物技术、高性能医学装备、新型体外诊断产品等明确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的子行业龙头有望获得市场追捧。
2. 中新网报道,日前,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发布201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安全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存在财务报表粉饰嫌疑的公司至少有800家,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样的公司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从行业看,房地产业上市公司是财务风险的“重灾区”,其次是建筑行业,第三是批发业。
点评:这份报告显示有800多家非金融上市公司存在粉饰财报嫌疑,几乎占了样本数量的一半,凸显投资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涉及面较大。虽然这是一个明确的风险警示,但对财务造假等问题,中国投资者可能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只要风险没有暴露,短期内市场的容忍度还会较高。长期来看,随着中国股市做空机制的成熟,以及市场做空氛围的逐渐浓厚,粉饰财报的风险会进一步引起市场关注。
3. 新华网报道,根据沪深交易所安排,本周(1月7日11日)两市共有31家公司共计47.03亿股解禁股上市流通,合计解禁市值约424亿元,七成多集中于周一。
点评:下周解禁规模并不算高,但主要集中在周一,且除了中国化学是国有股东股份解禁外,其他大部分是深市创业板上市公司。创业板解禁来临,12月份空窗期获得的上涨面临限售股解禁和其他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压力。
4. 《新京报》报道,2009年曾全球大流行的“甲流H1N1”,今冬再度成为京城最活跃的流感病毒种类。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北京近期已连续报告两例甲流死亡病例,全市流感患病情况已达到200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点评:H1N1病毒今冬再度在北京活跃,因以往的防治经验,产生严重后果的可能性较小,但因已出现甲流死亡病例和病患规模较高,可能给H1N1防治相关概念股带来交易性机会。
5. 全景网报道,中登公司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新增A股开户数环比微降3.82%,结束连续两周的升势,同时持仓帐户数继续下降,创下两年多来新低,显示市场信心依然不足。
点评:上周持仓账户数继续下滑创两年来新低,结合市场表现来看,可能是投资者较多的选择了短期逢高获利或解套了结。这与股市不断下跌中持仓账户数下降不同,只能看作是短期市场情绪谨慎。换一个角度考虑,这也意味着上涨过程中筹码不断集中,如果未来有更多积极看涨因素出现,市场来自于交易层面的压力将相对减少。
6. 浦发银行发布2012年业绩快报,公司去年实现826.17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21.6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41.61亿元,同比增长25.20%;按五级分类口径,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58%,比2011年底上升了0.14个百分点。
点评:浦发银行业绩快报显示公司去年业绩整体表现良好,同时不良贷款率虽然上升但幅度不大,在业绩增速面前仍不足以引发市场对浦发银行短期资产质量的担忧。以目前银行股的盈利增速预期和不良率预期,估值修复依然存在支撑。
7. 《中国证券报》报道,在5日举行的首届“清华三农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孙中华表示,国家近期有望出台多项扶持种粮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土地、财政资金等资源流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点评:孙中华透露的信息显示,中国政府将出台政策促进农业进一步集约化发展。尽管农村土地改革具体如何实现还不得而知,但集约化是大势所趋,这将提高中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农机等行业会从中受益。
综合评论:
中国股市上周五高开低走,显现出一定的抛售压力。在中国股市经历了12月份的大幅反弹之后,因实际的解禁压力即将到来,短期主要的风险或集中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周五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走势明显较弱。就整个大盘而言,一方面要看改革预期是否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则要看预期至盈利之间演变的快慢,否则估值修复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迟滞。目前来看,银行、地产等板块因估值仍不算高,风险会小于小盘股,市场调整或先从缺乏业绩支撑、没有估值优势和存在供给压力的小盘股开始。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