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于1月14日进行久违了的棉花抛储竞拍,3级棉起拍价为19000元/吨,出库销售的棉花以2011年度及以前的储备棉为主,至少抛储300万吨。不过本次抛储最引人关注的是,国储棉可能会与滑准关税进口配额以3∶1的比例“捆绑”搭配销售。消息一出,郑棉价格小幅上涨,抛储能否刺激棉花期价的持续上涨备受关注。
抛储价格分析
2012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临时棉花收储政策规定收储价为20400元/吨,远高于目前的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而本次的抛储价却为19000元/吨,显然价格倒挂了1400元/吨(还不算相关费用),然而实际上差额并没有那么大。2012年9月份中储棉也抛储过50万吨棉花,抛储价格为18500元/吨,与收储价19800元/吨正好倒挂1400元/吨。当时中储棉库存中有30万吨棉花是2009年以12600元/吨的价格收进来的,另外还有一个16万吨、一个5万吨,合计21万吨的进口棉,进口成本只有14000元/吨,所以当时50万吨的抛储是赚钱的。
本次抛储定的1400元/吨倒挂价应该也有讲究。19000元/吨的起拍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价格较国内现货价和期货价低200—300元/吨,这也是抛储消息公布后郑棉期价小幅上涨的原因。
销售方式对期棉价格的影响
与目前国外棉花价格相比,国储棉收购价格要高4000—4500元/吨,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国内大型纺织企业这两年基本上都是采取边等待进口棉配额的发放、边随用随购国内棉的策略。如果本次抛储采取抛售与进口配额按比例“捆绑”搭配销售模式,则今后是否有单纯的进口棉配额发放才是纺织企业最担心的问题。一旦今后都采取“捆绑”搭配销售模式,即便在内外棉价差很高的情况下,国储棉顺价销售也成为可能,这对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是会间接加重纺织企业的负担。为得到进口配额,棉纺企业不得不咬牙参与竞拍,从而抬高抛储价格,短时间内会带动期棉价格上涨。
抛储的实质是增加供给,棉价涨跌最终受供需矛盾决定。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全球棉花市场一直处于供大于求格局。去年6月份至今,ICE期棉始终在70—75美分/磅波动,延续振荡走势,市场方向并不明朗,暂时还看不到有单边上涨的基本面因素支持。全球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认为,2013年棉花价格将会越来越受到新棉供应量不确定性的驱动。根据荷兰合作银行的预测,2013年上半年,全球棉花价格维持稳定,原因还是市场供过于求。因此,本次抛储只是对郑棉期价起到短期的向上刺激作用,力度不会很大,一旦抛储结束,棉价将重归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