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面临着“失去的十年”,萧条的经济状况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事业受挫的中产阶级劳工。人们不禁要问:多高的经济增长率才能让资本主义制度继续存在下去?
环顾四周,经济发展停滞的阴影无处不在。美国经济面临着“失去的十年”,欧洲和日本的经济状况可以说是更加糟糕。以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教授Robert Gordo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增长已无法延续下去。
反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领袖,耶鲁大学人类学家David Graeber在2011年曾表示:“我们有很好的理由相信,再过一代人左右的时间,资本主义制度将不复存在。生态学家不断提醒我们,我们无法在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上保持永久性的经济增长”。
上述有关资源限制的说法的确普遍。但这种说法却值得质疑。
经济增长需要无限的资源供给只是一个假设。保持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1)“大量消耗”,也就是通过更多的投入制造更多的产出;(2)“内部加强”,也就是通过更加先进的方式来高效使用资源。前者必然会触及资源红线。而后者面临的资源限制则完全未知。
同时,上述观点可以引申出一个问题。“如果经济增长不会结束,人类目前使用的经济运作系统能否与长期的经济增长状况相适应?”
经济增长是否为资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条件?
当你就“资本主义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对一个支持“自由市场”的经济学家发问时,他的回答可能完全不会出现“增长”这个词。最基础的经济学课程也不会使用“经济增长”来证明自由市场理论的正确性。资本主义制度源于人们从贸易中获得利益,而不是源于人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用于交易的商品。生产效率才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法则。
上世纪50年代,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认为经济增长是提供足够社会保障的基础。而后来出现的“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则呼吁政府在研究和开发领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用人类过去的发展经历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人类近代史似乎并不赞同“增长停滞等同于资本主义终结”的观点。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富裕国家的中产阶层收入水平经历过几段零增长时期。最重要的资源,包括若干种能源和水资源变得愈发稀有和昂贵。换句话说,我们已经真正面临着自然资源的限制。但是,自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地区)例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制度却得到明显发展,具体表现为税率的降低、放松的市场监管、私有化的流行以及金融市场所扮演的更重要角色。尽管油气和水资源价格上升,但发达国家并未出现大规模呼吁资本主义倒台的声音。
事实上,“占领华尔街”运动主要是由一批经济上取得成功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士所倡导。他们的初衷只是反对金融业的过度发展和共和党主导的“亲富”(Pro-rich)政策,而不是开展全球性的反资本主义革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参与者被统称为“克鲁格曼的军队”(Krugmans Army),而克鲁格曼却没有反资本主义倾向。(注: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经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他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代表,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目前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的挑战往往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来临。20世纪早期是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黄金发展期。但这也是一个经济增长迅速、技术进步、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可能导致原有社会系统被打乱并使资本主义制度的替代制度得以迅速传播且被人接受。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的金融系统是否也需要扩张以保证其正常运作?债务存在的基础是不是人们在未来将变得更加富裕的信念?股票及资本的升值是否也需要经济增长的支持?
答案是否定的。债务利息仅仅源于“货币的时间价值”(time value of money),也就是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区别。一个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借入资金购买房屋或接受教育,然后在人生中攒钱偿还债务。此类导致债务存在的因素不会因为经济增长的停止而消失。在中国明朝和奥斯曼帝国时期,即使在经济零增长时期,社会上仍然存在大量的借贷活动。
对股票而言,在过去几十年间,股票发行者大多通过发放资本收益对投资者进行回馈。但在一个经济增长停滞的世界,股票发行者仍然可以通过发放股息的形式对投资者进行回报。
目前并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理由证明资本主义制度将因经济停止增长而终结。但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先进的社会之所以可以容忍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配是因为国民得到了他们自身经济状况将持续提升的承诺。但当经济增长完全停止时,他们长期隐忍的愤怒感就会爆发。
奉行资本主义的国家(地区),例如美国,西欧、中欧和东亚部分国家已经学会如何以平和的方式抑制资本主义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部分激进特性。他们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保障网络并建立了运作良好的行政机构和监管机构,同时毫不吝啬地提供公共设施。这样的社会虽然远比不上乌托邦式的社会,但经过经济增长期和经济停滞期的考验之后,它的强大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