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服装行业经历各种曲折的一年,也是服装行业调整转型的一年。
作为服装产业链上游的重要行业,面料与服装唇齿相依。下游服装行业所遭遇的市场困局,自然不可避免地传递到了上游面料行业,诸多的挑战与不利因素也在2012年困扰着面料行业。
严峻的形势从不少面料企业那里得到了印证。
“今年上半年,企业感受到的内外销情况是市场更加谨慎,服装公司特别谨慎。”上海鼎天纺织品有限公司总裁柴方军对行业形势是如此感受。
同样,上海华星佳印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证军表示,“企业感受到的内外销情况是国内客户订单量小而且不稳定,而国外客户询单较多而实单减少。据了解,目前我们公司周围的大部分印染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出现了近十多年来少有的严峻形势。”
服装企业谨慎,国内外客户订单减少……经济低迷、成本上涨等众多的不利因素的影响显而易见。
但不可否认的是,机遇总是与挑战相伴而来。在生存发展、调整转型为服装行业主调的2012年,在下游服装行业的驱动下,面料行业也在挑战中寻找机遇,通过研究市场,把握需求、研发创新等方式,寻找破解困局之道。
高效对接 发现需求
“中国服装品牌的成长其实很大部分是得力于上游企业”。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在一次行业交流中如此感叹到。
与国内外多家面辅料企业打过交道,夏华发现其实有时企业从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的面料,一部分就是中国出口的,多次转手后成本增高了。在她看来,国内上下游产业链对接环节打通了,对供求双方都是十分有利的。
而现实的情况是,国内服装品牌有需求,但不知道哪家企业能生产。面料企业生产出了好产品,但不知道卖给谁。国内服装品牌与面料企业的之间沟通不畅,信息严重不对称,相互之间不了解。
北京高田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淑丽的看法就很具代表性。她表示,在她的印象中,目前国内的面料档次相对较低,技术含量也不算太高,另外提供的服务也让人不甚满意,很多面料业务员会一包一包的将面料小样寄给服装企业,完全不去了解企业需要的是什么,当然也只是白费功夫。
正是这一现象的存在,才让上下游企业的对接变得更为迫切,高效对接模式的探讨更为急切。
在一次活动中,通过与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基地企业的直接沟通,高淑丽对国内面料企业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改变。她惊讶于国内面料企业有如此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也表达出了希望进一步沟通的愿望。“我们之前一直以在二三线城市的百货店做直营为主,近几年也在做专卖店,品牌的快速发展需要上游的支持,所以能够与面料企业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对双方来讲都是有利的”。
直接对接使得服装企业与面料企业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同时也是一个服装品牌传递需求,面料企业发现需求的过程。
在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专门为日播举办的秋冬女装面料对接会上,其主设计师许红霞高兴地说:“这次对接会很成功,面料企业质量不错,都带来了最新的东西,我们在短短一天的时间不仅选定了不少面料,而且能够跟面料企业的开发人员面对面交流,这样他们也会根据我们的要求做进一步的开发,有利于我们将来长期的合作。”
而参加对接活动的面料企业则普遍表示,能够与品牌企业和设计师面对面交流,对他们将来在面料开发方面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2012年6月的羽绒服精品面料对接会上,苏州志向、石狮联盛、江苏盛虹等领衔的十几家羽绒行业高端面料企业与波司登、BALABALA、杭州卓尚、生活秀等品牌企业的设计研发人员围绕新产品研发设计等课题展开了讨论。服装品牌提出自己对面料研发的要求和方向,面料企业也就开发创新提供了最新方向。
在潜心研发产品的同时,加强与服装品牌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服装品牌的发展方向和需求,这样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创新。中国的面料企业需要这样一个对接和获取信息的平台,而这个平台正在成为现实,点对点的深度对接活动已经成为行业趋势。
在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创业园,企业对接活动在2012年已经成为常规活动之一,逐渐走向成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和面料企业的关注和参与。
中国服装协会与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计划将“中国服装产业链优势企业对接系列活动”进行常态化、长期化运作,带领国内优秀面辅料企业走进更多的服装产业集群区域,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良性循环发展新模式的探索,推动整个行业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
有序创新 满足需求
创新是发现需求的结果。
在一次行业会议上,某企业家感概地说:“服装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原料环节进行深入关注,运动品牌也在前所未有的强调服装的功能性,而这种功能性必然要通过原料创新来实现。”
服装企业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服装最主要的原料,面料的创新已经不是选择,而是面料企业必须采取的行动。
“创新是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以及帮助面料厂商、服装生产企业和服装品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对英威达而言,这意味着品质、创新和上市速度的高度融合。”英威达服饰业务北亚区商务总监Michelle Rice表示。
在2012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中,英威达及其合作伙伴展示的服装及面料都采用了英威达最新的创新技术和产品,包括具有卓越弹性及出色回复功能的适合超弹牛仔服饰的LYCRAdualFX面料;具备质地轻盈、能活动自如的适合运动服饰的LYCRASPORT面料;兼具舒适及塑形功能,适合内衣和泳衣的LYCRABEAUTY面料等。
Rice女士还谈到:“我们也与服装设计师和生产商合作,将创新面料应用于时尚和功能性的服装中,以满足服装市场上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久前,我们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纺织研发中心,此举就是为了确保我们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纤维能贴合本地服装企业客户和终端消费者的需求。”
凭借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和不断的技术革新,英威达纤维产品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广受欢迎。
南山纺织通过持续加强市场研发创新能力来满足市场需求,并且极其注重细节。
无论是人才梯队建设,硬件投入,还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南山纺织都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避免市场同质化的竞争。面料研发结合品牌终端需求,甚至细到某个零售品牌整盘货品的研发,包括面料花型到西装成衣的版型、款式乃至与其搭配的衬衫、围巾、休闲套装等等货品的研发。
通过站在品牌运营者也就是市场的需求方向来转变角色,南山的研发创新与市场高速互联,同服装企业也更好的实现了对接,对需求的把握更为准确,研发创新更有针对性。
“作为一家合格的面料供应商,应该具备对品牌服饰的理解能力和针对性的研发能力,具有完整及可控制的大货生产体系,具有严格可追溯的品质控制体系。”苏州森尼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作文如是说。
以“打造功能运动面料第一品牌”的森尼纺织,针对客户对户外成衣功能性、舒适度、耐磨性等体验性数据指标的高标准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通过研发创新推出了抗UV皮肤衣面料系列、仿棉快干衣面料系列和无胆防绒羽绒服面料系列等三大系列新品,满足了户外服饰实用性、舒适度、耐磨度及环保性方面的高要求。
在江苏丹毛2012年开发的男服面料中,功能性毛纺面料成为一大的亮点,据公司负责产品开发的人员介绍,这些新品都是根据日本客户的要求,与客户共同开发出来的,既降低了成本,又能更好地适应终端市场的需求。
作为面料设计师,马金星每年都会赴各式各样的展会参展,他对面料创新有着深切的感受,“凡是常规的,客户基本上不感兴趣,如果是自己原创的新品,客户都纷纷要求寄样。”
“市场对创新的要求越来越明显,作为供应商,只能去主动适应市场。”马金星说。
把脉市场 创造需求
作为上游行业,满足下游服装行业的需求,是面料行业的目标所在。
而如今,面料企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此。行业形势的变化和服装企业的迫切需求,使得面料行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在不断增强,且正在朝着引领行业潮流的方向前进。
盛虹面料公司常务副总孙斌就认为,面料创新较服装市场而言要提前一段时间,从而主导服装市场的走向。
“2012年化纤市场的走向是新潮的仿生态面料”,这是盛虹研究了流行趋势后作出的判断。基于对这一面料市场和流行趋势的把握,盛虹在2012年重点推出了仿生态面料,如仿毛、仿毛呢面料,仿丝、仿麻面料,仿棉类面料等,这些产品颇受好评,销售也是实现了增长。
对于面料企业而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了解市场的风向,准确把握面料的流行趋势,能否清晰地知道所开发的产品适合哪类客户群体,只有这样,面料企业才能主导市场,引领潮流。
浙江德龙·莎美特针纺织有限公司正是通过把脉市场,自主创新,从而引领潮流。该公司的团队与国际资讯平台进行合作,设计师们总能获得第一手的流行资讯,包括当前流行的服装款式及色彩等信息。不仅如此,公司决策层及开发部门员工,每年都要去欧美、韩国和日本等地区亲身了解流行资讯,并收集整理,结合客户要求,进行产品开发。
基于对流行趋势和市场趋势的深度了解,德龙·莎美特的面料连续多年入围中国流行面料榜,每年两度在全国6大城市巡回发布服装面料流行趋势,每年开发300多个全新系列产品,深受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等时尚之都的高端服装品牌商喜爱,而“风云布商”、“最具价值品牌”等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
同样,华孚色纺通过每季发布全球色纺流行趋势来引领市场和潮流。其发布的色纺流行趋势已成为全球品牌和设计师对原料的选择,以及把握时尚趋势走势的必要参阅指南,能让时尚与面料设计师了解色纺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全新的创作灵感。
为了把握市场趋势和潮流动向,华奇印花采取了多种措施和办法。一方面根据企业及设计师多年积累的经验,对新的流行作出判断,预测下一季的流行色、流行款、流行面料、版型等。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调查以及对国内外博览会、发布会等活动的跟踪和学习,捕捉国内外市场动态并研究判断出流行走向。最后通过总结流行趋势的规律,从众多的流行资讯中,筛选出与实际情况和商品消费群吻合的思路,加以讨论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达到研发的产品具备权威性并能引导潮流的目标。
面料是品牌创新的基础,是服装成功的关键。以往服装为龙头,而如今,面料正在主动出击,创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