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占据80%欧洲人的衣橱,走在巴黎或纽约最繁华的商业街也能找到它的身影。
它的出现,进一步打乱了时尚固有格局,让顶级奢侈品牌与平价时装的界限日渐模糊。
它在中国的发展顺风顺水,大开门户、广受追捧,俨然一块吸金招牌。
批评家都爱拿它“开刀”,就算笔者今天也不例外。它就是大牌,它就是H&M。
2013年春装刚一上市,就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H&M一改往年风格,将“模仿”之风延伸到百家好、ZARA等品牌身上。虽然不是同一年的新品但款式设计可谓一模一样。各位都知道百家好的服饰价位比H&M要高,一件品牌打完折也要300元左右。
当然,H&M效仿的也都是国外的品牌,天高皇帝远,一般人也无话可说,甚至有国内品牌在回应外界抄袭质疑时,也把H&M搬了出来,当做挡箭牌:H&M和Zara都在抄,为什么没人质疑他们呢?
把抄袭抛在脑后,H&M的质量也频频出现问题,要是哪次工商局进行服装质量监测,它没上不合格的榜单,那才是真真儿的意外,是的,H&M已经成为“质量门”的代表品牌,稳进质量黑榜的“常客”。
但这些都不妨碍H&M在中国越战越勇,门店遍地开花。这是为什么?难道我们的消费者看不到国际大牌们“卸妆”后的庐山真面目?
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本土品牌根本就不“化妆”,并且不“化妆”不说,还把自己一张满是缺点的脸放在强光下曝晒。如今,中国品牌利用本土廉价劳动力生产的背心能卖到四五百元一件,而80%产品在欧洲生产的H&M才100多块钱一件,这是什么道理?
不是笔者挖苦一些本土品牌,中国服装设计的水平总有些做表面文章,衣服设计追求复杂,毫无美感,成天喊着“自主创新”,设计出来的衣服怪里怪气。不管是“抄袭”还是“原创”,只要好看就足够了,其实宽容的消费者没有几个真正会刨根问底的,“借鉴”下大牌的设计又能如何?
与H&M类似的品牌还有ZARA、C&A等等,他们的成功其实就是掌握了整条产业链,从仓储、运输、订单处理、制造等环节都做的面面俱到,只有掌控整条产业链,才能控制定价权,产品才会便宜。只有掌握了整条产业链,品牌的“妆面”才会画得漂亮。
而服装设计方面……无非是化妆步骤中的唇彩,质地优异当然是最佳选择,但是颜色相差无几的杂牌也不会太影响整体妆容,本土品牌不必花太多心思在设计方面,还是先从产业链入手,把基础粉底打好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