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旅游景区门票涨价时。清明节前,境内外12家景区公布了调价信息,最高涨幅达167%,平均涨幅则在42%左右。本次卷入涨价浪潮的景点多达十余个,凤凰古城、江西婺源、四川峨眉山、扬州瘦西湖等多个知名景区纷纷上调了门票价格,最高涨幅达到了167%。
对此,不少网友感叹景区“玩不起”,有一半以上的网友表示,未来旅游将排除这些景点。但是,事实真的会像调查数据显示一样吗?事实并非如此,大部分景点反而出现了游客数量显著增加的情况。
事实证明,门票价格不是影响游客量的关键因素,关键是景区给游客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服务与配套。高门票之下只要能提供独特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非常完善的配套,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就完全不存在问题。
如今,综观中国服装市场,涨价也如同潮水般蔓延到各个地方,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成人装到儿童服,从内衣到外衣,无一例外。不管是批发市场还是大型商场,服装价格标签上数字的节节攀升让人“胆战心惊”。
毫无疑问,涨价是把双刃剑,在拉动服装企业业绩的同时,也抑制了一定程度的消费欲。面对高额的售价,一些消费者捂紧了钱袋子。
但不同于国内旅游业的是,服装企业可谓被内忧外患同时干扰,外有国外涌入的快时尚品牌,品牌知名、价格适中,无疑使消费者的选择更多,客流被分散了许多。另外,国内服装企业涨价的同时也深陷库存的泥潭,产品大量积压,不仅占用公司运作资金,耗费人力、物力,也使公司的管理成本、获利成本增加,拉长产品的周转周期,降低公司的整体利润。
服装企业要是走旅游业同样的老路,难度就会成几何倍增长。很多以中低端形象“示人”的国内服装品牌在谋求品牌形象升级后的产品价格提升,以消化成本上涨的压力,及追寻自身利润的更大化。他们期望实现“安全”地涨价,成为眼下涨声一片的服装流通领域中的胜利者。但是究竟能有多少企业能完成期望呢?恐怕是少之又少。
现在,消费者选择服装就看品牌和价格,国外品牌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完善的售后服务、更低廉的价格……归根到底,国内服装企业大多只考虑“一竿子买卖”,价格宛如一把高高举起的“斩客刀”。
其实过于依赖涨价并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放任迅猛涨价会让服装品牌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涨价这门功课确实值得好好做做,相关服装企业不妨放点心思提升产业链的完整度,可别只会一门心思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