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证券交易所昨日在2013年第十六次媒体通气会上表示,为解决跨市场监管真空和人为设置的不平等套利机制,应加快推出“T+0”机制,减少因缺乏纠错手段导致的市场风险。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体现市场公平性的角度,有必要进一步抓紧研究论证股票“T+0”交易制度。
点评:上交所昨天的媒体通气会主要是针对光大证券乌龙事件回应了市场疑问,对该事件中上交所的行为作出了澄清。这些回应和澄清集中于上交所层面,对光大证券影响不大,而为此衍生出的“T+0”机制呼声可视作是上交所有意推动的制度改革。如果该制度落地,有望增加目前市场的成交额,利好券商经纪业务收入。
2. 人民网报道,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上海近日出台42条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上海要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要求,争取先行先试,使国家金融改革、创新有关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
点评:上海自贸区政策落地后,将会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推出,上述金改措施就是其中之一。其内容料已在市场预期中,接下来都会是政策预期兑现的过程。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炒作未来将向长期战略利好下的实际基本面转向。
3. 《证券时报》报道,中国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表示,未来将从四方面推进药品价格改革。首先是探索以支付指导价格为核心的价格管理新形式。其次是改进药品定价办法,包括引入药物经济性评价和国际价格比较的定价方法,而对部分品种也可以探索谈判定价的方法。第三是制定鼓励研发创新的价格政策。第四是改进廉价药品价格管理方式,利用价格杠杆鼓励廉价药品的生产供应。
点评:上述药价改革的四方面措施,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药品的总体价格,降低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价格的积极性,鼓励廉价药品的生产供应。目前中国在医药领域的一系列动作都指向降低医保负担,试图打破现在医药流通链上吞噬利润的中间环节,这可能重塑医药销售模式,给医药行业带来不确定性。这些措施应有利于医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中间环节费用挤压将令消费和生产两头受益。不过短期销售模式受监管影响,会不利于目前一些畅销药销售。在厘清医药流通链之前,医药股估值承压将是必然。
4.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广州地区有9家银行已经暂停了房贷,而且以股份行和城商行居多,四大行基本还在做房贷,但放款时间有所延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走访了广州地区部分银行,发现确实有部分银行已暂停房贷,而还在做房贷的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也基本维持基准利率之上。
点评:广深地区放贷暂停的传闻上周末出现,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调查,主要是银行在信贷额度和风控方面所作的自行调整。因额度有限而暂停或延长房贷放款,这在以前也曾有过,并非整体政策上的变化。
5. 中国石化发布2013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14152.44亿元,同比增长5%,每股收益0.254元;实现净利润294.17亿元,同比增长24.1%。
点评:中国石化上半年收入和净利都保持稳健增长。在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后,公司炼油业务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明显改善。即便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看淡,以中石化目前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其股价也不至于跌至1倍市净率以下。
6. 《华尔街日报》报道, 美国股市周五收盘走高,因国债收益率的下跌及微软(Microsoft Corp.)的涨势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投资者对近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简称:美联储)政策所致担忧的注意力。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涨46.77点,至15010.51点,涨幅0.3%。标准普尔500指数涨6.54点,至1663.50点,涨幅0.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9.09点,至3657.79点,涨幅0.5%。
点评:上周五美国公布的7月份新房销量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市场认为这或减缓QE退出计划的实施,因此美国国债收益率下跌,股市也得到了一定提振。这个现象说明市场仍围绕着QE退出预期波动。
综合评论:
中国股市当前基本面好转但持续性有待观察,从短期和中长期角度看,宏观流动性也不会太宽松,所以暂时看不到整体走强的因素。中国股市已经维持近两个月的振荡态势预计还会延续,市场重心则会非常缓慢地抬升,直到宏观数据出现更具方向性指引的信号。期间成长股和题材股较周期股更具相对优势。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