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恋鞋癖”都知道,鞋子的最优数量是N+1双(其中N是目前收藏的鞋子双数),即便有时财务状况会遏制该公式的运行。鞋业零售商一直是中国消费者的风向标——他们现在拥有的鞋子数量跟发达市场的“同行们”一样多。但这个鞋子拥有量公式,并不同时适用于门店数。百丽国际(Belle International)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据野村(Nomura)数据,中国现在人均拥有6双鞋——比日本人(5双)多,跟台湾人一样,不过仍远低于英国的人均11双。总体而言,中国鞋类销售在过去10年里一直以1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上升,相比之下美国约为4%。在以中档市场爱鞋女性为目标人群的百丽,2007年上市以来每年的销售增长平均达25%。其策略很简单:门店意味着销售,因此专营店数量增加到原来的三倍。
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11%。这足以让百丽在本周一成为恒生指数表现最好的股票,上涨5%,但今年迄今,它的总体表现仍是倒数第二。糟糕的跌价意味着投资者有更大担忧。
百丽将销售放缓主要归因于经济疲软和竞争加剧。该公司承诺要提高同店销售。但如果问题出在其商业模式呢?它所依存的百货商店,销售正在放缓。 Gieves & Hawkes和菲拉格慕(Ferragamo)等品牌的所有者利邦(Trinity)公司,刚刚公布其在华销售下降10%,称原因是客流量变弱。在线零售商也是种威胁,它们以低至一半的价格销售与百丽款式类似的鞋子。
据瑞银(UBS)的数据,百丽门店目前的存货折扣率最高达40%。不管出于什么原因,鉴于定价因素贡献了过去三年里中国鞋业市场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百丽似乎不是押注中国消费者大把花钱的最理想渠道。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