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时尚品牌如何成功迈入世界一流门槛?中国服装界能不能出几个世界级时尚设计大师,带动中国服装时尚品牌走向世界?这是中国服装界现在最关切的问题。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中国十大版型师之一纪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专业视角看,中国服装业的设计、版型、工艺等方面都需要悉心向国际大牌好好学习。“这种学习和培训,除了需要企业投入资金,也需要政府支持,需要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设计大师的缺位
纪琳是在“北京服装圈QQ群”2013年时装节上做上述表示的。“北京服装圈QQ群”汇聚了北京服装行业众多雄心勃勃的时尚设计师、版型师和企业主,成立5年多来,势力逐渐壮大,规模已达800多人。该民间组织规章完备注重行业内部的技术交流。比如在对本土时尚品牌出路的探索中,他们共同感到应注重和加快专业技术的学习推广、研发以及促进规范化生产。
“北京服装圈QQ群”创始人兼总召集人向燕认为,中国虽然已是服装制造大国,但却没有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和设计大师,这正是中国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陷入被动的根源所在。
但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执行委员葛俊康看来,服装制造其实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逻辑和规律,这仍然是中国服装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葛俊康告诉本报记者,虽然很多大型服装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队伍,但对生产制造过程中与制版环节相关的一些技术问题,仍未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加以认识和理解。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制造大国,但如果只看重服装产品销量的增长,则中国服装品牌的世界声誉将很难确立起来。
高级版型师稀缺
目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正在推动版型制作技术的研究和总结。葛俊康说:“制版环节直接关系到设计效果的完美体现。”葛俊康认为,在服装行业,高级版型师是稀缺资源,他们的经验往往难以复制,服装学院也不开设版型制作专业,许多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由于不具备版型制作技术和理论知识,往往胜任不了设计工作而不得不改行。因为现代服装版型早已由平面剪裁而至立体裁剪,这种剪裁方法不仅充分表达了人体曲线之美,更使品牌神韵在版型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版型师也因此身价高涨。
“以设计师或版型师为龙头的企业,相对来说,走的弯路就会少些。”中国十大版型师之一的金丽对本报记者称。纪琳认为,国际大牌是创立者50年、100年的心血积淀和当地的文化积淀,我们必须看到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法国人把服装当艺术来做,意大利人把服装当工艺来做,美国人把服装当产品来做,而很多中国人却把服装只是当做赚钱的工具来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必须投入资金派人出国学习,必须注重培养出色的版型师,注重生产技术的培训。
短平快没有出路
纪琳认为中国企业如果只追求短平快,品牌质量就永远难以提升。“国际大牌穿起来显得帅气、漂亮、修身,国内品牌大多穿起来显得没有精神,如果整体打十分,中国产品可能设计差一分,版型差一分,原材料差一分,工艺差一分,样衣差一分,品质差一分,相差一半以上。的确有些国际大牌在中国生产,但它的生产是标准化的生产,生产工艺清清楚楚,出来的产品,必然是优秀的高品质产品。中国品牌生产版式不标准,所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没有在版上体现,这样在生产过程中,设计中应有的灵气和文化的东西就可能全部丧失。”
北京一家时尚服装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徐静雪在获得“北京服装圈QQ群”2013年时装节年度“最佳时尚女士奖”之后,穿戴自己设计的服装作品《白蝴蝶之恋》走秀。她表示,好的作品应该是有灵魂的。
纪琳称,一些国际大牌最近表现出越来越年轻和大众化的趋向,在做减法,面料没有原来品质那么高了,价位下降了许多,这给中国国内市场将带来很大冲击。许多消费者会考虑用同等的价钱买一线大牌的二线或三线产品。出口萎缩让整个服装界感到日子艰难,搞学术的和搞实业的都共同希望有所改变,但改变的难度却似乎很大,改变服装行业出口困局,改变中国服装品牌的落后现状,关键在何处?
金丽分析说,中国品牌在寻求改变的同时,还是应该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很多服装生产企业对此定位并不明确,很多企业困惑于此。定位明确的品牌,产品一定销得好。还有很多企业喜欢追风,却未必与企业整体形象和产品风格对接。随着市场不断规范,随着多品种、小批量的市场特征日益明显,以量取胜的投机生意将越来越难做。从技术角度来看,不同版型针对不同群体,很难做到天下通吃。
金丽预计,做出国际大牌,可能还需要要十年,需要综合实力的提高。而未来十年,是中国服装品牌飞跃发展的年代,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