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公布的美国二季度修正后GDP数据显示,美国的人均GDP突破了4.96万美元,高于2007年第四季度的4.95万美元,终于回到了最近这场危机前的峰值。
而全球知名管理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预计,这样的增长可能还会继续。
美国制造业的复兴会持续吸引一批企业回流。近年来,丰田、本田、西门子、劳斯莱斯等公司都已将生产部门转移到美国。BCG正是这些企业供应链方面的顾问。
因为美国的制造业成本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较低,BCG最近公布的报告甚至将美国比喻为富有国家中的中国。
以下BCG图表显示,美国的人力与能源成本比欧洲和日本低得多,到2015年,美国的制造业成本比中国长三角地区只高大约5%。
BCG列出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有诸多优势,比如劳动力市场更灵活,能源与塑料产品价格更便宜。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交通运输效率明显高出一筹。
如果走船运,要将一个集装箱的货物从日本横滨运送到荷兰鹿特丹,耗费的成本比从纽约运到鹿特丹高约一倍。
从美国西海岸到亚洲的船运成本与欧洲运到亚洲相差不大,但美国的船运更快,而且和日本运到中国几乎一样便宜。
BCG预计,向德法意英四个欧洲国家和日本出口可能为美国带来250-750亿美元收入,创造工厂就业岗位120万个。
这个预测可能让人怀疑是否过于乐观。
毕竟,上月初公布的最新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显示,7月制造业增加的就业者也才0.6万人。
而美国制造业最大的问题可能也出在人力成本上,所谓成败皆萧何。
BCG报告指出,美国人力成本较低的一个突出原因就是企业炒员工、关闭工厂相对更容易。报告举了德国的例子。
在德国,根据政府明令要求,关闭一家200名工人的普通工厂,成本约为800万美元,如果是1000名工人的工厂,大约要4000万美元。
实际上德国关闭工厂的成本可能还高得多。
因为德国法律规定,即使工厂要关门,在协商裁员条款期间和收到裁员通知以后,工人也可以保留工作,拿全薪,持续时长在几个月到大约一年不等,视他们为企业服务时长而定。
此外,工人被迫离职的成本还要考虑到具体的工会合同规定、资产减记、重新培训工人的要求和其他因素。
总的来说,在建议企业设立工厂时,企业管理顾问也会考虑到日后工厂是否需要关闭。
Quartz的经济编辑Tim Fernholz总结认为,人力成本低使美国对跨国公司显得有吸引力,但依靠廉价人力成本生存的经济也可能葬送在它手里。
以下可见嘉信金融研究中心(Schwab Center for Financial Research)国际研究主管Michelle Gibley今年7月展示的图表。图表显示了2005年至今中国相比美国的人力成本优势在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