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证券报》报道,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8日表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是简单的IPO重启,必须对过去IPO的办法进行较大的改革,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目前,证监会正按照这一目标,抓紧完善指导意见及各项配套文件,新股发行要在改革意见正式发布实施后才能启动。
点评: 中国证监会18日对IPO重启的表述并未超出市场预期,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必在IPO重启之前,因此在改革意见稿出来之前,市场反复因传闻而担忧IPO重启在即没有必要。根据证监会的措辞,目前改革意见正在制定,发布尚需时日,上周市场中关于上周五发布意见稿的传闻并未兑现,这方面给市场带来的压力可适当缓解。
2. 《经济观察报》报道,新一轮土地改革的总体方案大致为,在不突破现有土地利用政策、土地使用标准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提高征地补偿额度,缩小征地范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规范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探索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换企业经营权”的新路径,严禁将农地直接流转为商品房建设。
点评:如果上述报道内容最终落实,土改整体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大,因改革并不会突破目前的政策、法律法规。现在市场对各类改革预期颇高,但要中国一些根本的制度出现突破,往往会不如人意,进程也会比较缓慢。市场对土改炒作历来高亢,但屡屡预期兑现时失望颇多,土改题材火爆无可厚非,之后的风险也不得不防范。
3. 《经济参考报》报道,日前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沿海港口码头靠泊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报道援引某国内大型船东公司负责人观点称,“沿海港口码头靠泊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的条款为淡水河谷40万吨超级矿船进入中国扫清了法律障碍,如此一来,中国的航运业可能会遭受重击。”
点评:中国实际已有40万吨级航道和泊位,但之前法律上一直存在障碍,一旦法律允许,这些航道船位将名正言顺,而淡水河谷40万吨级的矿船将可以进入停靠。这对拥有40万吨级航道泊位的港口而言属于利好,对中国航运将是冲击,因为40万吨级船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名正言顺进入中国后中国航运竞争劣势明显。
4.《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在上海的落地版──《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下称“行动计划”)10月18日发布。《行动计划》定下了今后五年上海市大气污染治理总体目标为:到2017年,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0%。为达到这一目标,上海将从能源、产业、交通、建设、农业、社会生活等六大领域落实187项任务措施。
点评:近期中国地方的环保措施实施推进逐步落实,继华北多地采取实际行动后,上海又推出相关文件,料切实加强环保整治力度。这一方面会淘汰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收缩供给对相关行业产生一定利好,同时也会拉动环保行业实际需求,环保板块上周活跃是对这些政策措施的有效回应。
5. 中国北车公告,公司于近日签订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为209.48亿元,合同总金额约占公司2012年度营业收入的22.66%。
点评:中国北车订单签订顺畅,预计未来业绩能保持稳定增长。铁路建设投资在国内加速有一定困难,总量空间和资金约束都客观存在,所以市场对此存在天花板预期,即便铁路投资加速,公司订单收获,其增长弹性都不够性感。现在最大的变数是中国高铁技术输出,政府层面推动积极,这将改变市场对中国铁路建设行业思考逻辑,因规模和资金天花板或因海外市场的打开而大大消除。中国高铁技术输出的进程需要受到密切关注。
6. 《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股市周五上扬,标准普尔500指数创历史新高,因谷歌(Google)、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等大型企业业绩高于预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涨11.35点,至1744.50点,涨幅0.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周五涨51.13点,至3914.28点,涨幅1.3%。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涨28.00点,至15399.65点,涨幅0.2%。
点评:上周五美股小涨,继续修复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得到解决后的市场情绪。此后市场或将注意力转向近期披露的财报,以及美联储主席履新后QE退出进程,短期跌势已经扭转。
综合评论:
中国三季度经济数据披露完毕,经济缓慢回升料告一段落,但四季度放缓幅度也较有限,市场对经济整体的看法或将淡化,而这种格局又适合成长、主题投资。因证监会讲话和传闻未兑现,上周市场担忧的IPO重启短期稍可缓解。结合指数技术走势看,目前沪深股指和创业板指或可寻求支撑反弹。
(本文作者傅峙峰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专栏撰稿人。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