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通货膨胀升温、房价飙升,加上资金重新流入国内,中国央行本周已经流露出将收紧货币政策的倾向。此外央行还有一项长期任务,就是要防止不断扩大的负债失控,以免对经济造成重大伤害。
中国政府计划令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型,限制放贷符合这一目标。但是中国央行肯定会如履薄冰:如果动作太大,可能令今年早些时候就已遭遇过钱荒冲击的金融业承受更大压力。
支持央行立场变得更趋紧缩的理由有很多。中国9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了3.1%,虽然仍远低于官方设定的3.5%目标,但是已经触及今年以来的第二高水平。房价的上涨轨道更令人担忧不已,9月份平均房价同比上涨了8.2%,大城市的涨幅甚至更高。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上个月决定维持目前的经济刺激政策不变,这引发资金再度涌入中国。随着资金流入国内,中国央行和其他中国金融机构上个月 买进了人民币1,264亿元(合207亿美元)的外币。
中国央行需要回笼金融系统中的资金,以免加大通胀压力。
中国经济正在复苏,这至少表明与今年早些时候相比,中国可以更好地抵抗收紧政策带来的影响: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了7.8%,增幅超过了第二季度的7.5%。
鉴于经济已加速增长,中国央行本周从银行间市场回笼了人民币580亿元资金(合95.4亿美元)。7天逆回购利率本周五由一周前的3.49%升至4.79%,表明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
交易员们表示,周五下午流动性状况再度放松,可能是因为央行进行了干预。中国央行可能非常小心,避免操作过度:央行6月份进行上一次的资金回笼操作时,脆弱的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差点枯竭。
一些经济学家察觉到央行还有更大的意图,他们表示为防止物价失控,央行可能在银行体系内外均停止放贷。
今年6月份,中国央行采取协调措施使借款人无法利用银行间市场为投机性“影子银行”活动融资。随着央行收回流动性支持,利率迅速飞涨。
在股市重挫,恐慌情绪开始主导市场后,央行重开流动性闸门,但央行的意图已经传达给市场了。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经济学家彭垦(Ken Peng)说,自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份开始新的任期以来,他一直在尝试收紧政策,7月份至9月份期间的政策放松只是一个更长期努力中的一个停顿,这个努力旨在尝试抑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
中国的信贷一直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增长。在流动性状况收紧之际,7月份社会融资总量降至人民币8,088亿元,为逾一年来首次低于人民币1万亿元。但8月份该数据迅速回升至人民币1.57万亿元,9月份为人民币1.4万亿元。社会融资总量是最广义的衡量新增信贷规模的官方数据。
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称,截至2012年底,企业和家庭贷款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触及170%,高于2008年的117%。贷款余额的增速和总量同样令经济学家感到担忧。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并向着改革方向前进,一些经济学家相信信贷的爆炸式增长势头能够得到控制。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经济学家李炜说,我们知道银行体系存在杠杆问题,但目前的信贷增长速度没有过去那么快,中国央行显然希望放缓信贷增速,政策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但悲观人士指出,信贷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实体经济的增长一直需要依靠信贷增长来获得短暂的爆发式增长)。这令监管部门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惠誉(Fitch)的分析师朱夏莲(Charlene Chu)说,由于中国经济太过依赖信贷,难以以激进的方式来收紧政策,在不造成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大举抑制信贷增长是很难做到的。朱夏莲非常质疑中国控制信贷增长的能力。
中国央行可能希望抑制信贷增长,但中国经济不会很快摆脱对信贷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