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周二终于落下帷幕,会后发布了一份旨在描绘未来10年中国经济政策方向的公报。
正如外界此前预期的那样,这份长达六页的公告措辞笼统,大部分都是有关中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地位的套话。公报包含涉及一些领域的改革的暗示性语言,这些领域包括农民的土地权利、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和职责平衡。
然而公报未提及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公告似乎强调了它们在经济中的作用),更令人意外的是,也未明确讨论金融市场化问题。
那么这算是好消息吗?或者只是一个巨大的失望?乐观派和悲观派似乎都认为,这份笼统的公报印证了他们此前的观点。
伦敦研究公司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今年10月份警告称,目前外界预期太高,三中全会几乎可以肯定将会令许多人失望。现在该公司的分析师威廉斯(Mark Williams)和王秦伟说,会议结果让他们感到失望。
他们说,三中全会召开前习近平曾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方案,这推动外界对改革的预期升温,未来这个方案可能会更加明朗,但从迄今公布的内容看,三中全会做出的决定令人感到有些失望,公报没有明确提出一种设想,指导各级政府官员进行改革,因此我们怀疑,未来改革派将费尽力气零散地做出努力以应对来自既得利益者的阻力;与此同时,公报明确提出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这凸显出改革派肯定没有占上风。
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的陆挺和他的团队此前也警告市场期望不要太高,他们说,上任仅一年的新一届领导层尚未准备好提出包含执行细节的全面改革方案。现在他们认为会议公报没有令人兴奋之处。
他们表示,由于过去几周市场对于改革的预期已经大幅升温,我们担心市场可能略微感到失望,因为公报强调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并未提及备受期待的计划生育改革(尽管仍有可能宣布这一改革),甚至也未提及户籍制度改革。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高路易(Louis Kuijs)和邱小村(Tiffany Qiu)最初预计,公报在金融改革、自然资源定价及社保支出等方面将有明确进展,但国有企业方面不会有调整。他们仍持开放态度,等待未来几天公布更详尽的会议决定。
他们表示,对于金融和货币等一些具体领域的改革以及转换经济增长模式,公报鲜有提及。这并不表示这些领域没有进行改革的空间。其他受到密切关注的领域(包括国有企业、城镇化以及农村土地问题)虽然在公报中被重点提及,但并未暗示改革在短期内会有重大突破。
由屈宏斌领导的汇丰(HSBC)经济学家团队看法更为乐观,他们预计中国将在许多领域展开改革。他们表示公报内容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他们表示,他们注意到之前预期的所有改革提议都涵盖在了公报中,当完整的文件公布时可能会对这些提议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公报中两大惊喜之处是收入分配改革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但预计由于缺乏共识,这些改革将被推迟。
野村(Nomura)的张智威则一直认为,中国领导人缺乏对改革必要性的真正紧迫感。他表示,公报内容大体符合他们的预期,而他们的预期并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