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学家来说,预测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判断来年经济走势的第一课。今年,这一课显得尤为重要。
一方面,按照李克强总理的宏观调控思路,经济增长目标实际上相当于“合理区间”的“下限”,这直接决定了政府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的政策选择,也间接决定了经济在下行压力和政策支撑之间的平衡。
另一方面,今年大家的判断出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分歧,有人认为,明年增长目标仍会定在7.5%,与今年持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明年增长目标将下调至7%,新政府将通过牺牲经济增速来进一步加快调结构的步伐。尽管目前中央尚未最终定调,但我们并不认同后者的观点。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来看,明年目标定在7%的可能性不大,7.5%仍是最有可能的选择。
第一,保就业的底限至少是7%,而目标一定显著高于底限。李克强总理近期明确表示,保增长说到底就是保就业,而经过有关部门的反复测算,要保证1000万的新增就业和4%左右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经济增速不能低于7.2%。李克强总理之前还表示,经济增长的底限是7%,2008年经济增速一度跌到7%以下,导致农民工大规模返乡,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压力。从这两次表态来看,保就业的底限应该在7-7.2%之间,至少是7%。而根据李总理的合理区间理论,经济增长的目标对应的是区间下限,这应该显著高于7-7.2%的底限。
第二,按照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未来七年的平均经济增速也要保持在7%以上。考虑到未来几年外部面临全球持续去杠杆、贸易保护主义、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内部面临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下行压力,中国的经济增速可能会进一步下滑。这意味着近几年的增速应维持在显著高于7%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完成收入翻番的目标。
第三,当前下调经济增长目标的必要性明显不足。近二十年来,一共有三次下调经济增长目标,都是在经济增速连续大幅下滑、保增长目标难以完成的情况下。第一次是1995年从9%下调至8%,当时实际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下滑了1.1个百分点;第二次是1999年从8%下调至7%,当时经济增速连续六年下滑了6.4个百分点;第三次是2012年从8%下调至7.5%,当时经济增速连续两年下滑了2.7个百分点。而目前来看,2013年经济增速应该在7.6-7.7%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经济增长态势稳固,完成目标基本没有任何压力,下调目标的必要性明显不足。
第四,从预期角度看,7.5%也更有助于稳定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预期引导,是今年以来宏观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由于钱荒、产能过剩等国内结构性矛盾的凸显,国内外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不绝于耳,很多国外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经济增速会像巴西一样下滑到欧美之下。面对这种压力,中央确定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目标,更有助于稳固市场信心,这实际上也是今年7月李总理提出合理区间论的最主要初衷。相反,如果把目标定在7%,则相当于向世界宣告中国经济难以维持7.5%的增速,这将给市场和投资者的预期带来不小的打击。
第五,从技术角度看,增长目标定在7.5%的可能性也是最大的。历史上增长目标一直是以0.5为基本单位,因此增长目标应该会在7%和7.5%之间进行选择。进一步说,如果政府将全年增长目标定在7%,那就意味着容忍单季增速跌至7%以下,这显然不符合保就业的底限思维。7%不可取,7.5%就成了最佳选择。
因此,综合来看,明年增长目标定为7.5%仍是大概率事件,7%的可能性很小。
作者管清友系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文中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