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行业资深分析师汪前进告诉记者,目前尚未有官方信息公布取消棉花收储制度,但这是大势所趋 ]
“前不久,我们在美国参展,旁边就是一家来自孟加拉的纺织企业,劳动力成本远比我们低,而且棉花原材料价格又比我们低5000元~6000元/吨,有一些基本款的订单,客户都把单下给了他们,甚至连我们都忍不住跟其合作,采购一些半成品。在基本款上,我们是一点竞争优势都没有了。”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相关负责人昨日如是说。
上述企业负责人还谈到,虽然东南亚等国家在品质、交货期等方面还比不上中国,仍有大部分客户选择在中国下单,不过,同样的原材料,近年来却出现悬殊的差价,客户终于加快了订单转移的速度。之前,只是有一些订单零星地往亚洲其他国家转移,这种趋势今年尤其明显,相比之下,目前国内不少服装加工厂都撑得很辛苦,有一些正考虑关掉或转租出去。
“国内棉花实施收储制度,对稳定棉花价格起到一定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令我们从原料这个起跑线就输了。在同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我们化纤品类服装出口订单还保持一定增长,而棉质服装出口却下滑较多。”上述负责人说。
昨日,多家纺织服装企业谈到,第114届广交会已过去20天,但很多订单还未敲定,与价格谈不拢有莫大关系,原材料、劳动力以及货币成本叠加在一起,大幅增加了成本,企业经营压力很大,希望国家对棉花收储制度进行调整,缩减国内外棉花差价。
有报道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杜珉近日谈到,明年中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将结束,该方向已基本定性,但2014/2015年棉季新政目前仍在探讨,比如要实行棉农直补政策,是按亩产还是量产补贴,以及额度和方式仍未有定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前不久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棉花收储政策调整确实在推进中,将选择产棉重地新疆为试点。
纺织行业资深分析师、第一纺织网首席分析师汪前进告诉记者,目前尚未有官方信息公布取消棉花收储制度,但这是大势所趋,一方面自2011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实施以来,国家已累计临时收储棉1000万吨左右,储备棉库存及财政压力巨大;另一方面,内外棉价最终还是需要接轨,市场调控比政策调控更好些,收储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国内外棉价完全割裂,目前国内棉花收储价是20400元/吨,而国际棉价已跌到15000元/吨。
业界普遍预计,行政色彩浓厚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行将结束。由市场决定棉价,强化市场作用的棉农直补政策将最快于明年3月出台。汪前进认为,由收储政策改为对棉农直补是可行的方法,同时辅助抛储、配额等政策,有利于改变目前纺织服装整体低迷的状态。
今年来,尽管中国还是牢牢稳坐第一纺织大国的位置,出口相对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速比周边一些国家慢。今年前10月,中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23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1.3%。而同期越南服装和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18.7%,至148亿美元。
汪前进称,取消棉花临时收储后,棉价下降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不但可促出口,还将有助于内销纺织服装走出困境,今年内销市场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增速从原来多年两位数增长跌到个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