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盲目购买工业口罩已经反映出我国口罩市场标准的混乱,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民用口罩标准进行规范监管”
1月19日,在护院狼狗慑人的嚎叫声中,走进了大店村口罩协会会长姜秀彬家的口罩厂,在大店村口罩产业基本全面“歇业”迎接春节到来之时,他家的口罩厂还在忙活着。
在一间30多平方米的加工房内,堆放着各类口罩,3名女工坐在屋子里侧的桌子旁用缝纫机赶制口罩,即使记者到来,她们也没有抬头。记者看到,她们手中缝制的两款花格和蓝色口罩上,均印有“PM2.5专业防护”的标识。
“这个防不了。”姜秀彬赶忙解释,这是年前受山东潍坊一家企业委托生产的防护口罩,但他们只负责生产纯棉的口罩部分,要想真正防雾霾,还需要往口罩中间的夹层放置企业专门研发的活性炭芯。
对于防护效果姜秀彬也说不好,但通过赶制这批货,已经让他意识到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防护型民用口罩有着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未来我们也在考虑制作防护口罩。”
但姜秀彬表示,目前最大的阻碍就是民用口罩还没有国家标准,市场比较混乱。
民用口罩缺乏标准
“PM2.5就是空气中的颗粒物,能入肺的。”如今的姜秀彬已经能熟练地向别人介绍什么是PM2.5,在一年多以前,他还搞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姜秀彬回忆,大概从2012年年底开始,就有进货商开始询问大店村是否生产防PM2.5、防雾霾的口罩,对于当时连“H7N9”还念不利落的大店村民来说,这一陌生名词并未引起关注,然而随着各地雾霾的加剧,来询问的客商越来越多,村民们也从电视里得知了雾霾的严重性。
“有村民曾问我要不要将防PM2.5的标识标在口罩上,我制止了。”姜秀彬觉得这会误导消费者,大店生产的就是普通防尘时尚口罩,不具备那种功能就不能瞎说。不过这确实令大店村失去了一些生意,村民姜瑞峰告诉记者,有次一个来进防霾口罩的客商在“扑空”后曾提醒他,现在做专业防护口罩具有巨大市场,应该考虑。
但对于很多大店村民来说,吃不上专业防霾口罩这块大蛋糕并未觉得可惜,因为村里普通口罩的业务量已很可观,况且口罩要防雾霾、挡住细菌病毒,这些技术也大大超过了村里人的生产能力。姜秀彬曾“偷偷”咨询过有关部门,得知防霾口罩属于医用口罩或工业防护口罩范畴,目前大店村的家庭作坊式口罩厂还不具备申请生产这些口罩的资格。
其实大店村并不奢望能够生产医用口罩,民用口罩市场已足够大店村未来的发展,但通过研究民用口罩新技术来达到防霾的目的似乎也行不通,姜秀彬直言:“先抛开技术层面不说,目前国家就连民用口罩标准都没有,怎么去操作。”
情况是否真如姜秀彬所言?法治周末记者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国家标准查询”数据库检索发现,含“口罩”字样的国标只有《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和《口罩纸》两项,而在“国家标准计划查询”数据库中,也没有相关记录。此外记者发现,民用口罩的行业标准也存在缺失,在“行业标准备案目录查询”中,也只有两项与医用口罩有关的标准,并无民用口罩的身影。
“目前从国家层面上确实没有有关民用口罩的相关标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纺织纤维检验所工作人员邓平(化名)介绍,2003年“非典”时,为规范口罩生产使用,北京市曾针对普通针织布口罩出台过地方标准,但因为当时制定得比较粗糙,难以指导整个口罩行业,已经于2007年废止了。
作为口罩界“资深人士”,姜秀彬介绍,《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口罩和袜子、内衣的安全标准是一样的,这显然已满足不了这个行业的需要,现在大店生产的口罩依据的也只是“非典”之后山东省出台的地方民用口罩标准。
盲目生产、购买问题多
没有标准就意味着混乱。在淘宝网输入目前最火爆的“防霾口罩”后共出现两万多件宝贝,这些口罩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样式各异,面料也是五花八门,不少口罩更有国外技术、各大实验室、研究所的测试认可来“保驾护航”,唯一相同的就是均打着能防雾霾、防PM2.5的旗号。
目前市面上销售比较火爆的是KN95型口罩,产品宣传中都会提到,这类口罩遵循的是国标,即《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这是工业防护口罩标准。
“符合KN95标准生产的口罩,确实能对PM2.5有效过滤。”但邓平强调,该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分类是“劳动防护用品”,并非面向公众的民用口罩,市面上销售的依据N95、N90等美国标准的口罩同样不属于民用口罩。
邓平指出,由于工业口罩密闭性极强,在佩戴前应该进行身体检查,普通民众长时间佩戴,极易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尤其不适用于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而且工业口罩对于病毒和细菌的预防作用也不好,呼吸中的细菌会附着在工业口罩内壁,使消费者的健康受到威胁。
在标准缺位的情况下,针对市面上出现的种种打着防霾旗号的口罩,相关部门也很难有效地进行监管,无疑加剧了当前口罩市场的乱象。“消费者盲目购买工业口罩已经反映出我国口罩市场标准的混乱,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民用口罩标准进行规范监管。”邓平指出,民用口罩国标的出台应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但更少不了口罩行业人士、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推动。
针对防霾民用口罩,生产绿盾口罩的上海兴诺康纶纤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制定了《日用抗菌防霾口罩标准》的企业标准,目前这一标准已被上海市质监部门批准备案,有望升级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一个国标的出台要经过很严格的程序,如何确立标准和如何检测是否达到标准都需要缜密的论证和测试,这个标准还要区别于现有的医用口罩标准和职业场所人员口罩标准,因此还需要一些时间。”邓平说。
姜秀彬透露,他们已经向中国工商业联合会等相关部门提出了制定民用口罩国家标准的申请,虽然目前还未得到回应,但全体大店村村民都在期待着民用口罩国标能早点出台。
“到时候我们依照国家标准生产出更高端、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让大店口罩不仅从数量也从质量和技术上名扬全国。”姜秀彬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