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互联网女装品牌茵曼计划在2016年左右启动国内IPO计划,并首度承认正在和阿里巴巴、IDG洽谈,有意接受双方的A轮投资意向。
如果阿里、IDG投资茵曼落定,这笔交易有望为互联网原创品牌估值刷新市场价。而如果最终上市成功,茵曼也将成为国内首个互联网上市品牌。
对此求证了茵曼方面。对方表示,无论IDG还是阿里巴巴,其仍旧在洽谈和考虑之中,至于具体投资金额及占股比率等细项,目前还没有最终回复。同时,IPO亦在筹备规划中,暂时无具体时间表。
融资尚在洽谈中
事实上,在上个月就有报道称,茵曼近期将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来自IDG和阿里巴巴,并指出本轮融资茵曼估值近1亿美金。据悉,IDG向茵曼投资大概1800万美元,占股18%。阿里巴巴则向茵曼大概投资了千万美金,占股15%以下。
就在2月24日,茵曼首度承认其正在和阿里巴巴和IDG接触,接受来自双方的投资意向。“无论IDG还是阿里巴巴,我们仍在洽谈和考虑之中,至于具体投资金额及占股比率等细项,更需进一步洽谈,暂无最终回复。”昨日,茵曼品牌方面表示。
茵曼系广州市汇美服装有限公司旗下棉麻生活品牌,由董事长方建华于2008年创立,凭借以“棉麻艺术家”为定位的原创设计享誉互联网,被认为是中国成长最快、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服饰零售品牌。若茵曼此轮融资成行,以方建华为首的茵曼团队仍然控股。
有观点指出,从目前的美股行情看,茵曼1亿美元的估值已经是电商第一股麦考林的两倍。资本动向从侧面说明电商发展新局面——互联网原创品牌比垂直电商更值期待。茵曼获得资本市场青睐,亦证明了电商行业仍然是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指出,目前电商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是独具特色、性价比高、定位精准的企业依然可以突出重围。“电商的发展时间尚短,正处于成长阶段,还有巨大市场潜力有待挖掘,其投资热度近几年将得以维持。”
从投资方来看,一直以来,IDG对淘品牌的关注均超过了其他VC。IDG投过不少淘品牌:韩都衣舍、百分之一、三只松鼠等。
在分析人士看来,本次IDG投资茵曼正是看好了淘品牌的发展前景以及茵曼的实力。茵曼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销售额达到7.6亿元,集团旗下另一品牌初语实现了3.6亿元的销售额。上述两个品牌,茵曼和初语所隶属的汇美集团年度总销售额已达到11.2亿元。
此外,在本次融资中,阿里巴巴身影的出现则颇引人注意。据了解,这也是阿里巴巴首次投资淘品牌。
不过,亦有消息称,茵曼从阿里巴巴方面拿到的投资实际上并非阿里巴巴集团抑或直属投资公司,而是阿里相关人士私人持股的基金,因此法律层面并不能称之为阿里集团的投资。
电商观察员鲁振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茵曼的估值并不是很高,对阿里巴巴和IDG来说,均不是很大的投资项目。“对阿里来说,它还是希望优秀的淘品牌可以带动自己的发展,茵曼的用户群还是挺大的,可以给天猫产生一些互动效应,增加顾客粘性等。站在投资战略的角度,帮助自己的平台成长。”
毋庸置疑,对接天猫资源,让茵曼业绩实现了飞跃,在淘宝女装品牌中,茵曼可以稳定在前三位。但鲁振旺表示,茵曼这类借助特定销售渠道的企业对渠道商的依赖性较高,未来想要发展壮大仍旧需要引进全网渠道。
多品牌扩张战略
在业界看来,拿到投资后,茵曼手头上将会持有更为充裕的资金用于业务拓张。对此,茵曼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无论融资前后,我们既定的发展规划始终坚定不移。
此前,茵曼就表示将在两三年内启动IPO计划。如果此事成真,茵曼将成为国内首个互联网上市品牌。至于是2016年还是2017年,茵曼创始人方建华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但来自业界的推断,这个时间点有可能来得更早,“也许就是明年”。
关于茵曼的上市计划,分析人士称,相比于其他同行,茵曼从一开始创业就有正规化的管理和良好的财务公开制度。此外,广州政府对茵曼的扶持力度很大,更有冲动去促成这个事情。
“IPO,并不是茵曼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IPO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方建华指出。
朱庆骅认为,茵曼上市将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在电商迅速崛起的时代,除了为电商平台带来了较多机会外,也为互联网品牌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茵曼不断扩张,资产量不断增加,上市将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不过,对于茵曼的IPO,鲁振旺表示其持保留意见。“目前来看,茵曼只能在国内IPO,国外很难理解这样的品牌。但在国内,IPO在排队的有好几百家,两三年内能排到茵曼可能性不大。”
自2011年开始,茵曼对产品线和产品品质进行改造,逐步从单一的女装品类,向女鞋、饰品、箱包等类目延伸。去年,其正式收购了淘品牌初语,开启了集团化作战的第一战。
按方建华布下的发展战略,2014年,茵曼有望将公司旗下品牌数增加到四五个,经营产品品类从棉麻女装,逐渐拓展到配饰、家居等周边产品。从明年开始,茵曼围绕着“慢生活”这一主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品牌和多品类的扩张。据悉,其在3月3日全新推出的 “生活在左”系列,即公司针对高端用户自主开发的全新棉麻品牌。
茵曼介绍,其并购品牌时主要有两个维度的考量:一是产品研发的独创性,二是企业在经营上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在2014年至2016年集团品牌将达到5个以上,销售额将达到30亿~50亿元的规模。2017年~2020年,集团品牌将达到10~12个,销售额将突破100亿。”
朱庆骅认为,茵曼这一多品牌策略较为明智。“扩展产品品类有利于茵曼抵御风险,增加盈利新增点。其后续发展乐观,但同时需要警惕新兴互联网品牌。”
目前,包括茵曼、韩都衣舍等在内的几家互联网女装品牌都在不同程度地采取并购策略。对于茵曼这样的多品牌策略,鲁振旺则表示“在没有做出来之前不便发表意见”。他指出,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企业想要发展多品牌都很难。
值得注意的是,茵曼线下已经开始布局。其预计,2014年至2016年线下业务将达到公司业务的10%,而在2017年~2020年,线下将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