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台湾《今周刊》杂志提供,节选自3月27日出版的当期「老谢开讲」专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跟风」现象,像是吃东西,最好去找会大排长龙的餐厅或小店,因为这样的餐厅客流量大、食材新鲜,通常东西好吃,顾客才会源源不绝上门。但是用在投资上,必须千万切记「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因为那可能是投资行情的转折点,今年很可能就是人民币的「拐点」到了。
过去这几年,大妈的力量很厉害,日本的大妈叫「渡边太太」,她们比男人还勇于冲锋陷阵。她们从日本借到几乎不要利息的日圆,转存澳币或纽币,一边可赚比存日圆多好几倍的「利差」,还可享受到澳币、纽币升值的「汇差」,利差、汇差两头赚,真是一本万利。
渡边太太揭开了「利差交易」(Carry Trade)的新时代,也让澳币节节升高。二○一一年,澳币一度涨到一美元兑一.一○七澳币,此时澳币回贬,利差交易的黄金时代,也宣告终结。
**一度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标的**
接下渡边太太下一棒的中国大妈,她们抢黄金面不改色,金价在一一年从一九二三.七美元反转向下,回档到一五○○美元左右,中国大妈眼看机不可失,大力加码,但中国大妈一路大买,金价照样下跌,最惨跌到一一八一.五美元,最近金价终于反弹到一三○○美元以上,但中国大妈仍然没有解套。
后来,还有更积极的中国大妈猛抢比特币,把比特币价格炒到一二○○美元以上,但这一轮乱炒,到了比特币东京交易所出了状况,比特币一度跌到一○○美元以下,这一轮炒比特币的神话也宣告一段落。
而这两年,台湾与香港的太太帮最热中的是人民币,过去存人民币可享受高利率的「利差」,还可享受人民币升值的「汇差」,就与渡边太太大赚澳币、纽币的利差交易般,让港台两地的「太太帮」趋之若鹜。因为香港定存利率趋近于零,台湾存新台币也只有一%多,此时看上五%、六%的人民币定存,加上会升值的人民币当然爱不释手。
在人民币升值的年代,存人民币是稳赚不赔的最好投资标的,香港︽经济日报︾在今年二月十七日香港开办人民币业务届满十周年当天,做了一项统计,到一三年底止,香港居民开立人民币帐户有四○五万户,每个户头平均存款六.○六万元人民币。而在过去十年当中,连同汇差及利差,存人民币的回报率高达六五%。
香港︽经济日报︾把大众热门的理财标的放在一起比,结果还发现存人民币「一本万利」。以投资风险来衡量,人民币在股市、楼市、汇市、金市中,风险最低,投资人只要在十年前将人民币存入中国的银行十二个月期定存,每年自动本息续存,十年收息二八.五%,加上人民币升值的汇差,两者加在一起是六五%,这完全颠覆定存「低风险、低回报」的传统观念。
有趣的是人民币十年回报六五%,领先投资香港人最熟悉的汇丰控股只有八%的回报,而过去十年中,投资上证指数回报九一%,美国道琼指数回报九五%,香港恒生回报一二七%,回报最高的是黄金的二二六%,其次是房地产,以中原城市领先指数为样本,回报率是一七五%。
投资市场在过去十年,经历了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美国量化宽松到欧债危机,人民币定存虽比不上黄金、房地产及成熟市场股市,但是,人民币定存的回报仍然耀眼。有了这么丰硕战果,香港︽经济日报︾也预测人民币在今年第三季就有「破六」的机会,会较一三年继续上涨二.二%,因此,建议投资人一定要买人民币。
不过,就在此时,人民币出现了巨大变化,今年初所有机构法人都看升人民币,像汇丰预测年底目标价是五.九八,渣打预测第二季到六.○一,巴克莱估未来十二个月见到五.九八,美林预测年底到六,所有机构都看升人民币,但是人民币在一月十四日见到六.○三七之后,随即开始出现贬值走势。
**以技术分析角度,人民币贬值趋势正成形**
在今年以来的人民币贬值中,出现三个转折点,一是二月十八日人民银行首度调低人民币中间价;第二是二月二十八日人民币盘中一度跌到六.一八○八;第三是三月十六日人行将人民币单日浮动汇价区间由一%扩大到二%。这可看出人民银行主动下调中间价,一方面明示人民币贬值,或至少形成「双边预期」,也就是人民币可升可贬,其次是人民银行扩大人民币浮动区间,市场选择了贬值的方向。
人民币从一月十四日的六.○三七走贬到三月二十日盘中最低价六.二四一,人民币在这三个月贬值三.三七九%,这是人民币从○五年七月改采浮动汇率机制以来,最大一次贬值走势,假如不小心追到高价的人民币,今年单是汇差的损失,可能已吃掉利差,那么下一个课题必须探讨的是,这只是短期现象?还是人民币升值已到了「拐点」?
人民币出现贬值走势,央行总裁彭淮南及金管会主委曾铭宗都告诉投资人说,人民币贬值只是短期现象,不过市场赌人民币升值声音仍很大,大家都认为人民币长期看升,因此,抱人民币存款信心坚定。但要当心的是,若用技术分析的角度,人民币贬值趋势正悄悄成形。
人民币从六.○三七贬到六.二四一,短期各项指标都形成黄金交叉的多头排列,一个是六.○三七的大底出现,而人民币的二四○天年线也在六.一一出现转折的多头排列,季线、半年线与年线都同步翻扬向上,线形会说话,人民币在技术面出现明确的贬值讯号。
而在基本面,人民币也出现几个显着的「拐点」,第一个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近尾声,叶伦在上任首度的联准会(Fed)理事会上,已明确宣示每月减少购债一○○亿美元的目标不变,在购债停止后的半年,美国将升息,也就是说美国不再印钞票了,此举将冲击热钱回流美元资产,美元看升、利率看涨,势必影响人民币走向。
其次是新兴市场的危机将冲击人民币。从去年以来,土耳其政情动荡,土耳其里拉从一.七四四急贬到二.三八八,接着阿根廷披索也崩跌,从四.三九急贬到八.○八三。之后是原物料生产国币值急贬,像加币从○.九六三贬到一.一二二,南非币从八.○一一贬到一一.三八六,澳币从一.○六二贬到○.八六六。之后是金砖四国的货币,从印度卢比自五一.三五贬到六九.一,接着是巴西里拉从一.九四一贬到二.四五,最近是俄罗斯卢布从二九.○一二重挫到三六.八三八。
**人民币单独走升越来越难**
所有新兴国家货币贬值几乎轮了一圈,亚洲新兴市场的泰铢、印尼盾、菲披索,甚至台湾的新台币都出现了贬值走势,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币单独走升愈来愈困难,当然人民币还面临最严厉的中国经济基本面的考验。
今年以来,中国官方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都偏弱,例如,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升幅从元月的二.五%下滑到二月的二%,写十三个月新低纪录。工业生产的出厂价格(PPI)按年降幅从○.四%到二%,PPI急速下滑,代表了市场对经济无力的忧虑;另外出口减速,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首季GDP成长可能只有七.五%,是很明显的减速,这个现象表现在工业增加值上面,二月汇丰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官方PMI双双下滑,都显示中国制造业持续往下调整。
这次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定调一五年是「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香港《经济日报》访问时,特别强调明年经济下行力道不可低估,七%是成长底线,政府投资是「保底」的「撒手鐧」。倘若跌破底线,中央政府会「见机行事」。
**中国经济调整,还有三个风险**
除此之外,中国经济调整还有三个风险。一是企业债台高筑的压力。今年第一个爆出的上海超日太阳能未能支付人民币八九○○万元的债券利息,成为中国债市首宗违约案,接着霞客环保逾期贷款也还不出来。超日债率先引爆企业债的警讯。
根据统计,到三月十九日为止,中国五六三家上市公司负债总额达三.一四兆元人民币,其中又以房地产、能源、有色金属产业负债规模超前。巨额债务产生巨额经营成本,一三年企业因负债产生的利息支出达四四三亿元人民币,占企业净利三成以上。在经济减速后,企业负债压力有增无减。
第二个压力是房市转冷,地产开发商可能引爆信贷违约。中国七十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二月出现涨幅趋缓现象,三、四线城市则开始引爆信贷违约的问题。最近中国的楼盘已明显出现降价出求的现象,二月十八日在杭州楼市版图上有名的大城北板块的「德信北海公园」,以八.二折清盘,每尺降价六千人民币,打出楼市降价第一枪。楼市转冷,钢市入冬,最近铁矿石、钢市都惊传爆跌景象,都显示房地产泡沫正在弦上。
第三个风险是人民币的「外升内贬」景象:人民币从○五年汇改以来,到一三年底,已足足升值三五.七%,而同期间中国的CPI平均每年上涨三.一%。从外部看,人民币兑美元不停地升值,拿着人民币可购买更多美元商品。但是在国内的消费市场,拿着人民币买东西,购买力却不断地走弱,人民币能够买到的东西愈来愈少。
理论上,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应增强,但却出现外升内贬现象,一个理由是人为干预导致人民币汇价出现扭曲,另一个是人民币购买力和统计上的误差。人民币外升内贬的结果是,造成中国财富的对外输出,最显着的是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从○八年起大幅上升,到一三年已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九○一.七亿美元,中国有钱人出走,也是人民币潜在贬值的原因。
从这些现象来看,人民币贬值的拐点已十分明确,大和资本预测到明年底前,人民币还会再贬一○%,这个观点和原先看人民币会破六的外资机构看法迥异;但是,人民币只升不贬的基调确实已有了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因人民币只升不贬发行了很多人民币衍生性商品,像「目标可赎回远期合约」今年以来投资人最少损失二十三亿美元,很多银行还衍生多起与客户之间的纠纷。这都是人民币升值很久,大家笃信人民币只升不贬产生的投资失误。
今年以来,国内很多家庭主妇奋力买进人民币,今年前两个月,国人的人民币定存增加逾二四○○亿元新台币,这一波在最高点买进人民币的人,迄今损失逾三%的汇率,意味了人民币升值到了拐点,这回赚人民币利差的人,必须提防汇差咬掉本金,人民币只升不贬的时代已告一段落。(完)
注: 1.专栏作者老谢--谢金河,为《今周刊》发行人兼财讯文化事业执行长。
2.以上评论不代表路透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