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决策者们正越来越多地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消除房地产和信贷市场的泡沫,而并未动用可能会对经济活动造成广泛打击的加息手段。
在新加坡和香港,所谓的宏观审慎措施(如限制贷款/估值比率、征收交易税等)在为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特别是抑制投机性购房方面证明是有效的。
在新西兰,有初步证据显示,去年10月针对高杠杆住房抵押贷款施加上限的措施已显现成效:本周的数据显示,新西兰4月份房价有所下降,住宅地产销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了逾20%。
汇丰(HSBC)亚洲经济研究部门联席主管范力民(Fred Neumann)表示,亚洲是宏观审慎政策的先行者,初看起来它们取得了成功,问题是一段时间过后再看,这些举措是否会比更为正统的利率调整措施更有效。
决策者们越来越多地使用宏观审慎举措有几个原因。美国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采取的超宽松货币政策给全球利率带来压力,并导致亚洲地区信贷激增。根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数据,估计亚洲总体债务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从2007年的149%上升至2013年211%的水平。经济学家开始担心,部分亚洲地区,尤其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的家庭债务增长速度已经达到相当危险的程度,历史上这样的增长速度都是以出现崩溃告终的。
基本无人认为会爆发全面危机。与1997-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那段时间不同,现在亚洲的一大部份借贷都是以本币计价,而且该地区的央行积攒了大量的储备,以备危机之需。亚洲各经济体正继续强劲增长,而这也有助于提升偿债能力。
不过,出于对债务水平的担忧一些国家已经采取了加息措施。长期以来,上调基准利率一直被视为一个生硬但有效的在泡沫出现前阻止借贷狂潮的方法,印度和印尼等通胀率高企的国家已经在过去一年里数次提高利率,其代价是经济增速大幅下降。
不过存在低通胀或高失业率的国家——或是害怕利率上升会推高本币汇率,进而降低出口竞争力的国家——则选择了针对性措施,解决具体领域的过热问题。这些通常集中在房地产领域的措施被称为“宏观审慎”举措,因为此类措施意在保护整个金融系统和整体经济。
汇丰银行的经济学家沃德(Karen Ward)和韦尔斯(Simon Wells)在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我们从金融危机中得知,只关注通胀目标的独立央行不足以维持经济的长期稳定,金融稳定必须起到更加核心的作用。政策制定者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在阻止资产价格泡沫继续膨胀的同时,将利率维持在低位。”
上世纪90年代末的危机之后,亚洲国家最先开始采取相关措施,多个经济体推出了“宏观审慎”举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在最近一期《亚太地区经济展望》(Regional Economic Outlook for Asia and Pacific)报告中指出,在大量使用“宏观审慎”措施尤其是与房地产相关的措施方面,亚洲在所有地区中表现突出。
IMF在报告中称,那些获得大规模资金流入,或者地产市场和信贷大幅膨胀的经济体(IMF特别提到了新加坡、香港、韩国和泰国),使用此类政策的力度最大。
房地产以外的一些行业也成为了目标:印尼和马来西亚限制了对汽车和摩托车业的放贷;韩国采取举措控制银行外币债务规模以及对外汇衍生产品的使用。
对亚洲采取宏观审慎紧缩举措的110个时期进行分析后,IMF发现,在这些时期中,信贷增长通常会在政策收紧后一个季度内就放缓,同时住房价格通常在地产相关举措实施后五个季度内下跌多达5%。
以新加坡为例,2009年至2011年期间,经济的强劲表现加上大量海外劳工的涌入推动该国房价上涨超过40%。新加坡政府于是收紧了按揭贷款(尤其是第二套住房贷款和期限较长贷款)的贷款价值比率,同时提高了交易成本。在经历近两年的持续上涨后,近期新加坡住房价格已连续两个季度走低,同时今年似乎还将进一步下跌。
而在香港,2009年年初至2013年年末,当地房价上涨了90%,之后的调控措施给这一市场带来了冲击,开发商目前纷纷采取打折促销、现金回赠以及推迟付款等方法来吸引购房者。
对于宏观审慎政策的几大问题犹存。这些问题包括:当形势发生转变时,能否轻松地退出宏观审慎措施?这些措施是否会带来并非显而易见的代价?比方说,房价下跌是否会令消费者支出承压?(周三公布的新西兰零售额数据显示有这种可能)对房贷等的抑制措施是否会令资金流向金融系统中不那么透明的部门,例如影子银行?
汇丰的范力民表示,无论决策者采取怎样的措施,市场都擅于在一定时间之后从这些措施中套利。
尽管传统的货币政策未能阻止此前数次经济泡沫,在次贷危机时甚至未承认泡沫正在形成,但是宏观审慎措施可能仍然会得到更多的采纳。
范力民称,面对资产泡沫时,决策者有采取“逆风”政策(lean against the wind)的一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