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下行,尤其是房地产市场转冷,令决策层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此前有消息称,在5月底的中国国务院会议上,中国央行力排众议,说服国务院领导只出台有限制的刺激措施,而非全面宽松。其后,央行宣布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定向降准率0.5个百分点。不过,据最新报道,到了16日政策正式实施时,定向降准范围进一步扩大。
从中国央行发布的公告看,定向降准原本并没有覆盖到股份制银行。但据报道,兴业银行上周五(13日)已获批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同时获批的还有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及宁波银行,此外,华夏银行及北京银行确认未被定向降准。相信此例一开,余下那些未获批定向降准的商业银行,包括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在内,都将积极申请降准,但至于批不批,则得看它们的指标是否符合此次定向降准的要求。
据报道,兴业、民生、招商及宁波银行之所以能享受到定向降准,主要因小微贷款各行口径不一,部分银行与央行主动沟通调整后,重新计算的小微贷款占比满足了政策门槛,这才搭上了降准的快车。此前央行划下的政策门槛是“上年新增涉农/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小微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由此来看,定向降准的扩围只是执行尺度的调整,而非政策基调的放松。据估算,兴业、民生、招商及宁波银行被纳入定向降准范围后,将再释放流动性380亿元,共计达到1100亿元-1300亿元。
但问题是,中国央行并没有关闭其他银行定向降准的大门。央行文件给出的范围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中国邮储银行及其他中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这意味着,哪怕是国有大行,只要符合条件,也可以享受到相关政策。五大行中,尤以农行最为有可能。2013年,农行涉农贷款增加2578亿元、小微贷款增加1571.16亿元,二者合计占全年新增贷款(7913.14亿元)比重为52%;同期,涉农贷款与小微贷款余额合计近3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72247.13亿元)比重超41%。两项指标符合央行的门槛。倘若农行也加入到定向降准的行列中来,将再释放约600亿元的流动性,使得此次定向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总规模达到1700亿元-1900亿元,再加上央行前段时间的再贷款操作,向国开行发放逾千亿元、向部分中小银行发放1000亿元,这些“定向操作”林林总总加起来并不比一次全面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少,显示央行虽然口头上不愿意全面宽松,但也在实实在在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中国央行坚持定向宽松、而不全面降准,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虽然二者在流动性投放上的效果相差无几,但相比大水漫溉的全面降准,定向宽松无疑有助于央行更加精确地掌控流动性投放的方向,让资金进入到实体经济亟需、但却受制于货币政策传导不畅而难以抵达的领域,如小微企业及“三农”等。此前决策层讨论的重点是如何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相比之下,定向降准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梳理可能更加有效一些。
不过,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央行是否能够坚持“有限刺激”、“定向降准”,仍然值得市场观望。倘若二季度的经济数据进一步下行,甚至突破决策层划定的“下限”,定向降准转为全面宽松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在这方面,二季度的GDP增长率将成为重要的参考依据,7.3%则是阈值。7.3%以上,仍将定向降准,一旦GDP跌破7.3%的下限,到达7.2%,全面宽松的几率将会增大。
定向降准扩围,中国央行以宽口径执行稳增长政策,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一方面,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定领域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范围的扩大也为进一步放松埋下伏笔。一旦经济数据跌破“下限”,全面降准或者降息的概率将进一步上升。
(注:安邦咨询公司是中国内地一家独立智库机构,专注于财经与公共政策研究。本文只代表该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