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人民币下半年都将总体升值,但最终难以突破去年末所达到的6.10,本轮升值预计在达到6.15附近时,将面临一段时间的震荡。
今年3月7日以来,随着人民币汇率由升转贬,收盘价一直大于中间价: 截至8月5日平均价差达到 595个基点,最高达到1024个基点,反映了市场强烈的贬值预期。
然而,近两个月贬值动力的逐渐转弱,人民币收盘价于7月23日终于突破了盘踞已久的6.20平台,并在两周内节节突破6.19、6.18、6.17。8月6日,人民币汇率收盘价升至6.1633,近五个月以来首次小于中间价(当日中间价,宣告了今年人民币汇率“扩幅”所引发的贬值盘整期的结束。与此同时,CNH 也随着境内人民币市场价的走强而强势升值,两者价格趋同。
鲁政委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此次收盘价的持续走强并非中间价所引导。受到近期美元走强、欧元走弱 的影响,8月6日以前中间价保持贬值倾向,然而收盘价却“不顾” 中间价的引导而持续大幅升值。随着8月6日收盘价五个月来首次小于中间价,中间价也不得不面临大幅升值压力,违背相对欧美货币的传统规 律,而在8月8日单日升值108个基点。
在鲁政委看来,近期市场走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宏观经济数据向好。随着二季度GDP达到7.5%,以及制造业PMI、出口等数据的持续好转,市场对于经济短期企稳的信心不断增强。此外,政府持续表露出的保增长、托底经济的态度,也给市场注入了强心剂。经济数据向好以及央行保增长的承诺都有助于人民币相对美元的短期看涨。
第二,热钱卷土重来。观察发现,在此次收盘价不顾中间价指引而大幅升值的同时,沪深股市也迎来一波上扬。据媒体报道,近两个月来,超过160亿元人民币海外资金借道在港上市的RQFII ETF流入A股;而新兴市场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也表示:7 月末,受到中国股市引领,全球新兴市场股基单周净吸收资金20亿美元,达到77周以来最高水平。海外资金大量涌入新兴市场股市,也推升了我国境内人民币市场价,暗示热钱已卷土重来。
进一步观察汇率弹性发现,尽管随着3月17日扩大汇率波动区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日均波幅曾一度由1月份的0.05%增大到3月份的0.15%,但由于每日中间价调整仍保持较小的幅度,汇率弹性暂时增大后又逐渐减低,七月份日均波幅重新降至0.06%,与扩大波幅前几乎相当。在中外利差仍然较大的情况下,低汇率弹性有助于热钱继续涌入。随着10月沪港通的启动,海外资金将获得更便利的流通渠道。如果依旧保持汇率的低弹性,热钱流入的问题会更加严重,由此带来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会 更加显著。
第三,央行干预的减少。近些年,美国财政部一直以中国的大额外汇占款而指责中国政府阻止人民
币升值步伐。然而,6 月份外汇占款却大幅下滑至-142亿美元,与154亿美元的结售汇差额相背离。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由结售汇差额与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衍生交易所组成。外汇占款与结售汇差额之间的正差值越大,意味着央行收购美元以抑制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步伐。目前该差值跌至负值,暗示了央行已减少干预人民币升值。如若继续保持负值,或有阻止人民币贬值的意图。
鲁政委预计,伴随着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所带来的出口数据好转和顺差高企, 无论是从市场预期还是从国际压力的角度,人民币下半年都将总体升值,但最 终难以突破去年末所达到的 6.10。本轮升值预计在达到 6.15 附近时,将面临一段时间的震荡。
“减少干预无法持续成为现实,如果说前一阶段中间价扮演的是避免大幅贬 值的‘托底’角色的话,那么,下一阶段将再度逆转为避免过度升值的‘盖帽’ 角色。”鲁政委称。
鲁政委认为,眼下的升值是波段现象不是趋势性逆转。
第一,未来趋势是美元强欧元弱美国经济继续复苏,而欧元区仍陷通缩困境、经济状况堪忧。随着美国年底彻底退出QE,2015年加息的预期会进一步得到强化;与此同时如果欧元区通缩风险仍难以消除甚至放大,欧版QE后续措施的推出也指日可待。欧央行8月7日表示:将越发严肃地看待抵押支持证券(ABS)购置的可能性,并暗示欧央行和美联储的目标利率会在长期内存在偏差。那么,在美元走强、欧元走弱的大背景下,人民币难以重回长期升值通道。
第二,宏观经济隐患犹存。尽管在诸多定向调控措施陆续推出下,中国经济短期企稳。然而,房地产、 地方债务、银行不良资产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宏观经济仍存在诸多隐患,经济基本面无法支持人民币继续长期升值。
第三,汇率改革要求。今年以来,央行一再强调希望通过改革使得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并允许市场供求在汇率双向波动、扩大汇率弹性上起到更大作用。 如果人民币重回长期升值老路,则与汇改要求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