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抛储结束,下周新的棉花年度开启,补贴细则也将于近期公布。无论是从时间、价格还是政策,棉花都处于非常关键的节点,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棉花市场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政策分析
对于棉花补贴细则,市场争议不断,也炒作过多轮,将来细则的内容还会继续影响市场。个人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目前与新棉收购相关最重要的三个主体是政府、轧花厂和农民。国家已经明确棉花“差多少,补多少”的原则,所以新疆农民对于收购价格的高低,理论上不会太在意。而站在轧花厂的角度,籽棉采价期定在9-11月,这也是全年棉花收购加工集中期,如果定价过高,后市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很大,所以棉花企业天然倾向于尽量压低价格收购,以减少自身风险。尽管政府明确不设补贴总额上限,但价格如果过度下跌,考虑内地农民没有补贴,过低的价格无异会让内地棉农遭受损失,出现卖棉难的问题,这是政府考虑出手或出台相关配套措施的一个前提。所以,将接下来的棉花市场和价格理解为完全的市场化也不太确切。
另外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是,细则内容是否会影响农民交售进度,以及轧花厂收购加工后的入库检验进度。如果进度过慢,势必拉大棉花断档期限,人为造成某一时间段市场现货供应的紧张,进而拉动价格上涨。
二、价差分析
无论是近远月价差还是期现价差,都超过2000元/吨。一方面使得纺织企业棉花库存维持低位,不愿意高价接储,另一方面,在巨大价差的驱使下,开始零星订购新年度9-10月的棉花。上周新疆阿克苏、吐鲁番零星开秤收购,据当地企业反映为纺织企业提前订购,籽棉收购价格6.8元/公斤偏高,皮棉初步定价15500元/吨左右。
在上周的报告中,虽然个人分析,现货断档发生的概率极低,包括纺织企业小幅增加储备棉竞拍,新棉收购目前暂时没有推迟的迹向,外棉进口也小幅增加,但是并不能排除部分企业采购前期新花的行为,这对棉花价格形成支撑。新花除了质量优于储备棉以外,相对价格也比较便宜。9月1日,农业部将启动新疆棉花价格采价系统。目前新疆零星开秤,订购皮棉15500元/吨左右的报价,尽管成交稀少,但依然会对市场产生影响。尤其目前郑棉主力1501合约14200元/吨左右的价格,短期有提振的作用。
三、质量分析
新修订的GB1103《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于2013年9月1日实施。从与一些轧花厂的交流中得知,新国标较旧国标而言,今年棉花等级普遍提升半个等级甚至更多。而新疆棉花在旧国标实施的最后两年,平均等级都高于3级,新国标实施后,新疆棉花平均等级将再度提升。
强调棉花等级的意义在于,新年度国家将确定9-11月为新疆棉花采价期,而从前面的数据,结合今年新疆棉区并未出现大范围的灾害天气,新疆今年棉花整体品级接近2级的概率很高,政府采价棉花等级也会多为2级棉花,而郑棉期货棉花标准级为3128B。按照业内等级差价3%,长度差价1%,新疆棉升水内地棉花200元/吨折算,届时政策采价与郑棉差价为600元/吨左右。所以对于接下来政府公布的棉花采价而言,要理性看待,而如果盘中借此炒作,更需要有清醒的判断。
四、美棉分析
关于美棉走势最近一个月强于内盘,在前面的周报中有论述,总结下来,有如下几点:一、从5月份90美分附近下跌到本月最低62美分附近,累计跌幅接近三成,技术上存在反弹的需求。二、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今年全球棉花消费较去年并未减少,中国尽管将减少外棉用量,严格控制进口,但是国内外棉价巨大的价差,使得东南亚国家中低支纱具有成本优势,对外棉的需求并未减少。三、美棉生长与收获和中国十分接近,目前旧作库存不多,尽管美国今年棉花增产,但新作短期难以大规模上市,现货同样面临空档期,这对棉价形成支撑。四、图3显示,国内棉花全年尽管进口数量大幅减少,但为了应对抛储结束后现货市场紧张的局面,纺织企业近期加大了对进口棉的使用。另外,一些纺织企业表示,因为抛储新疆棉搭售了一定比例的外棉配额,也打算在抛储结束后使用外棉。
五、小结及操作建议
1、棉花本周走势依然未能摆脱14000-15000元震荡区间。从大的供需结构上来看,国储高库存、内外棉巨大价差、以及全球今年棉花产量继续增加,中国进口减少对美棉价格长线利空,棉价熊市结构难以改变。
2、短期内,基本面的利空在价格上已有反映,内外棉都面临现货空档期,国内棉花补贴细则未定,不排除潜在的短期利多因素。新旧棉巨大的价差,也引发纺织企业对零星上市新棉给予溢价。
操作上,维持长线看空做空的思路,近期警惕价格的反弹。主力1501合约前期14500元/吨上方空单可继续持有或适量止盈离场。不建议在靠近前低14000元/吨附近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