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物价指数再度低于预期。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为4月以来最低水平,且低于市场预期的2.2%;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2%,跌幅创3个月最大,环比下降0.2%,连续30个月负增长。
统计局将8月CPI同比回落归因于翘尾因素。据测算,8月份的翘尾因素约为1.0个百分点,比7月份减少约0.4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0个百分点,比7月份增加约0.1个百分点。由于两者合计净减少约0.3个百分点,因此8月份的CPI同比涨幅比7月份的2.0%回落0.3个百分点。而对PPI环比、同比降幅均略有扩大,统计局认为,主要原因是原油、成品油价格由升转降,煤炭、钢材、水泥等主要工业品价格仍处于下降趋势中。数据表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工业品价格形成的压力依然存在,工业品市场供需形势仍不乐观。
官方对于物价走低的解读圉于短期与技术上的解释,但若将周期拉长,物价的走低并非短期现象,而与中国经济减速保持同步。进入2012年2月后,CPI便长期保持在2.5%上下波动,PPI则在2012年3月之后,进入了长达30个月的同比负增长区间,并且在今年4-7月的四连升后,回暖的势头在8月戛然而止。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政府将3.5%的CPI作为宏观调控“上限”,短期内难以企及。中国经济在物价水平上遇到的问题并非通胀,而是经济不景气情况下的潜在通缩——如果从PPI看,早从2012年3月起,中国经济便进入了广义上的通缩阶段。
相比于欧、日央行及美联储对于低通胀的担忧,中国央行对于物价走低表现得更加从容。这可能也和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保持在中高速水平,而不像日本那样已经失去二十年,以及欧洲很有可能步日本后尘有关。归根结底,发达国家央行对于低通胀的担忧,主要因为低通胀可能损害经济增长前景,令经济体陷入“低通胀-经济衰退-通缩”的下降螺旋。日本已经在这个螺旋里断断续续沉沦了20年,直到2012年安倍晋三再次执政、推出前所未有的“质化和量化”货币宽松政策,物价水平与通胀预期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可持续性依然存疑)。从这一点看,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前景是中国政府及央行面对低通胀依然可以“保持定力”的最大凭恃,不至于担心持续的低通胀(与广义上的通缩)对企业经营与经济增长构成长期损害。
不过,中国官方的“定力”还能保持多久需要打个问号。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与央行已经数次扩大宽松政策,甚至创新并扩围了“定向宽松”的宏观调控措施,试图通过定向降准、降息等政策,一举多得地解决增加流动性供给、刺激经济以及避免流动性进入产能过剩与房地产行业的问题。在近日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重申了“定向调控”的政策取态,并表示今年后四个月,将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推动结构性改革和调整,着眼长远解决眼前问题。不过,从7、8月以来的中国经济走势,包括最新发布的物价数据看,中国宏观调控的定理可能已经接近极限。如果三季度经济形势继续变差,“定向调控”有可能进一步加码。8月数据陆续发布后,9月份将成为评估经济形势的关键时期,倘若经济进一步转差,GDP增长率重归下行,政策可能随时加码,以保证冲刺四季度。
当前中国政府对于政策加码的谨慎,主要是担心一旦刺激政策重启,原有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必难以推进,将令本已严峻的产能过剩形势雪上加霜。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阶段,“三期”之一便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国政府似乎吸取了2009年“四万亿”的经验教训,尽可能避免市场将“定向宽松”和刺激政策联系起来。不过,一旦物价持续走低加快经济增长放缓——不必像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只要低于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政策加码可能就将被迫推出。全面宽松的概率并不大,但也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尤其注意到,在7月底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已将经济增长提到了“中国梦”的高度。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物价的(持续)走低正在加大“定向宽松”加码的可能性。在经济增长有可能重归下行的情况下,宏观调控“定力”还能保持多久需要打个问号。“定向宽松”转向全面宽松的概率并不大,不过,可能性正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