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禹杰棉花加工厂棉花过磅处,静悄悄的,没有棉农交售的影子。
查和特乡禹杰棉花加工厂总经理董树林说,这半个月我只收上了几吨棉花。去年从9月1日开始,我的棉花加工厂就开始收购棉花了。但是今年国家开始在新疆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新办法,并取消了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目前没有市场保护价格了,棉花加工企业将按照市场价格收购棉花。第一年实施新政,大家都拿不准,棉花加工企业也不敢贸然行动。棉农对于新补贴政策也还没有吃透,所以目前大家处于观望状态,估计要比以往晚一个月开始大量收购棉花。
“我厂开秤先按照每公斤5-5.5元进行收购籽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些盈利〈行情,不好收就少收点,目前的市场行情还不明朗。”董树林说。
种植户张文军今年在查和特乡种植了1500亩棉花,目前已采摘40吨籽棉,每天雇佣近150名拾花工,需支付每人2.6元/公斤的采摘费,对于当地两家棉花加工厂的5.5元/公斤(40的衣份)的收购价,他不愿意交售,也暂缓采摘棉花工作,他仍然还在咬牙坚持表示再等等。
据了解,根据《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棉花目标价格补贴的发放,将按照核实确认的棉花实际种植面积和籽棉交售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央补贴资金的60%按面积补贴,40%按实际籽棉交售量补贴。特种棉(包括长绒棉和彩棉)的补贴标准,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的陆地棉补贴标准的1.3倍执行。
在制定试点方案的同时,为防止企业套取补贴资金,首先积极预防“转圈棉”(企业将一部分已收购的棉花再次交售一遍)、其次禁止疆企收购疆外籽棉、杜绝虚报多报补贴面积。
种植户张文军说:“现在我们不知道补贴怎么能到自己手中,我们更希望直接到手的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