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大国排行榜”的榜首位置上发生了一个很大的改变。自19世纪末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以来,这份榜单从未发生如此重大的改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今年10月召开的年度会议,大致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那一刻的到来。
尽管多年来一直有人预言中国将再次成为全球头号经济大国,但那一刻能够提前到来还得拜一些知名统计机构所赐:现在这件事很可能发生在2014年,而不是本世纪20年代的某个时刻。今年4月,这些统计机构发现,与之前的估计相比,中国老百姓可用1元人民币买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参与世行主持的国际比较计划(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简称ICP)的统计学家,宣布了新的转换系数(购买力平价指标)来估计各国的货币购买力。
从逻辑上讲,中国的经济产出远多于之前估计数字所显示的,因此其经济规模要更大一些。这些修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2005年——即ICP上次评估各国购买力的那一年——的情况而言,国际认可的中国经济规模被认为仅为美国的43%。而在ICP所作的最新评估、即对2011年所作的评估中,这一比例上升至87%。一旦将中国自2011年以来的更为快速的增长考虑在内,中国经济规模就会在2014年超过美国。
美国对此有挫败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较令人意外的是中国对此感到愤怒——它花了一年的时间来竭力诋毁这些新数据。了解整个过程的人士表示,中国领导人不想承受伴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而来的国际压力。
但在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跃升为全球头号经济强国绝非唯一重要的趋势。ICP报告还显示,2011年,发达经济体产值占全球经济总产值的比例已降至仅为50.2%。随着穷国和中等收入国家持续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现在多数全球经济活动发生在这些国家,而且比例还在不断上升。
改变的速度超出了预期,全球金融危机及其余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发生衰退、而后又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在2007年到2013年的6年间仅增长了4%,新兴经济体同期则增长了37%,增速是发达经济体的9倍。
然而,新兴经济体也非事事顺心。IMF数据显示,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多年来一直在放缓,预计在2014年至2018年间,新兴经济体增长率将从2003年至2007年间的年均7%降至年均5%。更糟糕的是,新兴经济体的放缓是全面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被人们预料到。
富国和穷国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2010年以来的增长表现令人失望。IMF和独立预测机构被迫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向下修正了所有地区2010年以来的年度增长预测数字。英国等国逆这种趋势而动令人感到意外,但这主要是因为预测值太低,而不是因为它们的增长率处于历史高位。
国际智库“世界大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担心,世界经济正受到全球生产率危机的困扰。生产率增长是在中期内帮助富国和穷国扩大繁荣的关键因素,而全球将劳动力和资本资源转化为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几十年来首次出现下降。
世界大企业联合会表示:“这种停滞似乎是近几年来需求放缓的结果,它导致资源的生产性利用下滑,这可能与市场僵化和创新停滞有关。”
但这种悲观评估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许多后共产主义国家和走出战乱的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历了非常快速的经济增长。过去20年经济表现最佳的10个国家包括卢旺达、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希腊、意大利和日本的表现几乎垫底,利比亚的动乱给经济造成的破坏则更为显著。
还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新兴世界经济规模远大于以往、而且仍在以高于富国的速度增长,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长率并不那么低。
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认为,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增长率略高于3%)“过于疲弱……而且参差不齐”。但这种增长率在近几十年是常态。上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3.2%,上世纪90年代是3.1%。
只有与本次危机爆发前的2004年至2007年间相比(那段时期的平均增长率略低于5%),全球经济的增长才显得疲弱。遗憾的是,全球经济面临诸多妨碍更快增长的严峻挑战已成为绝对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