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降温已经搅乱大宗商品市场,促使此前极大受益于中国繁荣的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地经济放缓。
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增速是自全球金融危机最黑暗时期以来最慢的,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几乎肯定将是1990年以来最疲弱的。
但是,一系列重要指标持续快速和难以维系的增长强烈暗示,中国经济放缓在企稳之前还有一段很长的下坡路要走。
近期中国经济减速的大背景是,信贷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速度扩张,地方政府继续以远超其承受能力的规模举债,从钢铁生产到房地产的各类投资快速增长、销售却下滑。
鉴于需求下降,所有这些指标的升势都是不可持续的,在不久之后的某个时刻,它们将不得不降下来,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剧烈地放缓。
“我相信我们不会看到中国崩溃或者爆发金融危机,但是,随着未来一年左右信贷条件趋紧,局面将变得难看,经济增长将大幅放缓,”独立宏观经济研究公司Emerging Advisors Group总裁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表示。
“不可避免的是,供应面将发生大规模洗牌,因为那是所有那些信贷的目的地,我们可能看到企业开始成批破产。”
今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3%的中国经济,仍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但就在不那么久之前的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还接近10%。
近几个月信贷扩张有所放缓,但增速仍远远高于GDP,同时每一元借入的人民币产生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少。
世界银行(World Bank)提到了这个问题。该机构建议中国领导层不再执着于实现GDP增长目标(2014年设定的目标是7.5%“左右”)。
“目前对实现短期增长目标的注重,不利于实施必要的政策、以推动经济增长转入更可持续的中期轨道。”世行经济学家司克礼(Karlis Smits)上周写道,“若不采取政策行动,中期而言中国潜在增长的放缓可能会更加严重。”
一些分析师表示,经济低迷可能会更早到来。今年初开始的房地产销售和价格双双下滑,已被归为整体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迄今的回调相当温和,并未打击投资和建设活动——中国经济的两大驱动因素。今年头9个月的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6%。但同期在建面积却增长8.1%,而截至9月底新落成的楼面面积同比增长5.1%。
这种供需不匹配正在加剧楼市本已存在的大量过剩。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估计,中国约五分之一的城市住宅处于空置状态。一系列配套产业(如钢铁)面临着相似的命运。
尽管经历了多年极端的产能过剩和利润下滑——如今中国钢材价格比白菜还低——但今年头9个月全国钢材产量却同比增长5.4%。
破产是另一个痛苦尚未真正到来的领域。
北京中咨律师事务所的企业破产律师韩传华表示,近几个月破产数量有所增加,但很多应该倒闭的企业并没有倒闭。
在很多情况下,这是因为地方政府下令法院不得受理破产案件,因为它们不希望失业或损失税收收入被记入自己的政绩。
许多集团只能以高利率借入资金来滚转旧有的贷款,苦撑几个月。但随着增长不可避免地继续放缓,多数分析师预期将看到更多的倒闭,尤其是在房地产和上游产业。
“房地产开发商和钢铁企业将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继续依靠信贷和扩大库存勉强维持,因为政府承受不起就业和消费遭受太大冲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
“最终,政府不得不让增长进一步放缓。把增长保持在高于5%或6%的水平越久,债务问题就会变得越糟糕,发生真正难看的调整的风险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