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6%;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2%。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的输入性通缩压力将进一步增大,预计通胀将低位徘徊,CPI下行压力增大,工业领域的通缩风险则需要警惕。低通胀打开货币政策放松空间,但短期看,物价绝对水平仍较高,全面宽松的条件可能还不具备。
油价传导效应逐步显现
在10月1.6%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1.3个百分点。在10月-2.2%的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0,新涨价因素约为-2.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从同比数据看,CPI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整体较平稳。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5%,比上月略有扩大;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略有回落。非食品中,同比价格上涨较多的是家庭服务和高等教育,涨幅分别为9.0%和3.8%;同比价格下降较多的是车用燃料,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6%和7.8%,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
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4%,环比降幅与9月相同;同比下降2.2%,同比降幅比9月扩大0.4个百分点。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价格环比上涨的行业有燃气生产和供应、纺织服装、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下降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石油加工等。余秋梅表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继续下降是受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及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
交通银行(行情,问诊)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从目前上游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下游生产行业依然疲弱的情况来看,PPI在短期难以出现转正的动力,工业领域通缩风险需要警惕。欧洲通缩风险持续加重,日本经济依然乏力,美元指数走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压力不减,导致中国购进价格跌幅持续扩大,输入性通缩压力加大。
货币政策存放松空间
低通胀打开了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想象空间。有观点称,随着油价下跌效应的进一步显现,预计11月CPI同比增速保持低位、PPI跌幅继续加深,货币政策放松力度将加大。
海通证券(行情,问诊)分析师姜超认为,经济短期仍难有较大改善,而通胀持续低迷,货币政策放松空间依然较大。预计2015年CPI或将步入“0”时代,通缩已成为威胁。他还指出,降低融资成本仍是央行未来首要任务,预计2015年央行在继续使用创新工具的同时,或下调存款利率,以引导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连平表示,在经济增速运行缓中趋稳的背景下,四季度CPI同比的新涨价因素不会明显上升。维持下半年CPI同比涨幅会低于上半年的判断,预计下半年CPI同比增速将小幅回调至2%左右,全年CPI涨幅约为2.1%。预计2015年物价将继续下行,CPI同比可能低于今年。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则认为,低通胀不会触发全面宽松,仍将以定向宽松为主。随着稳增长加速、房地产销售转暖和低端劳动力供给长周期收缩,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会有所回升,但涨幅依然可控,预计明年4月为CPI同比阶段性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