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国CPI、PPI双双不及预期,显示通缩阴影开始笼罩中国,中国还存在进一步货币宽松的空间。
11月中国CPI同比增长1.4%,创2009年11月以来最低,预期增长1.6%,上月增长1.6%。中国11月PPI下降2.7%,连续33个月下滑,预期下降2.4%,前值下降2.2%。
需求不强、油价下跌 CPI回落
11月CPI同比增长1.4%,环比涨幅为-0.2%。总需求不强、油价下跌是CPI同比回落的原因。
分项看,食品项环比下降0.4%,因前期压栏超重猪近期出栏增多,致猪肉价格下跌;11月暖冬致鲜菜、鲜果供给充足,拖累食品涨幅。非食品项环比下降0.1%,旅游淡季拖累文娱(旅游项);而劳动力供给收缩,反映低端劳动力成本的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项价格继续上涨。
受油价下跌影响,11月,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环比下跌4.7%,同比下跌8.3%,为跌幅最大的项目。民生宏观预计油价下行将拖累CPI 0.5%左右的涨幅;
下跌的油价和金属价格降低了中国工厂的生产成本,将推低出口产品价格,给全球带来去通胀压力。中国央行上月意外降息以刺激经济,为两年来首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今年或创下1990年来最慢增速。
房地产连续33个月下滑 房地产投资回落是主因
PPI同比-2.7%,环比-0.5%,房地产投资持续回落是PPI降幅扩大的主因。由于房地产是过去总需求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相关房地产产业链的产能快速生长。当房地产走入长周期下行区趋势,受制于产能过剩和总需求不足,在产能过剩未被出清之前,工业品价格会持续负增长。
11月,PPI连续33个月下降,再次刷新历史记录。1997-1999年间,中国曾创下PPI连续31个月下跌的记录,当时金融危机席卷亚洲。
民生宏观表示,总体来看,未来CPI还有下行压力,因春节效应,明年1月CPI回落至1.2%,尽管随后会反弹,但总需求不强,反弹高点大约也就为2.0%左右,货币的还有宽松空间,降息之后还有降息,降准也只是时间问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依赖地产),工业品供给长期产能过剩,在过剩产能未被出清之前,PPI将长期负增长。
针对今日的CPI、PPI数据,浦发分析师曹阳表示,
(1)11月CPI增长仅1.4%,PPI跌幅扩大至2.7%,均低于市场预期,这显示内需依然疲弱,通缩压力增加。
(2)从CPI来看,价格上涨大多在于基数影响,环比数据反映通胀风险很低。一方面,食品价格同比价格上涨2.3%,贡献增长0.8个百分点,但从环比跌幅达到0.4%。从分项来看,鲜菜、猪肉和水产品的价格的环比跌幅均超过1% ,这有一定季节性因素影响,也显示供给端对于通胀的影响很小,猪周期带来的通胀无需过虑;另一方面,非食品价格上涨了1%,但环比下跌0.1%,其中受到海外油价大幅下降影响,燃料类价格大幅下降了8.3%,此外收入增长滞缓,对于通信、娱乐教育等分项也有冲击。后者的环比跌幅达0.7%。房地产价格回落也拉低租金价格,当月居住类价格环比下滑0.1%。
(3)PPI跌幅扩大,显示工业生产领域的通缩仍在加剧,这仍受到产能过剩、需求低迷的影响。其中原油、化工、钢铁和煤炭等行业的跌幅均较高。此外,由于海外大宗原材料价格下跌,工业生产购进指数(PPIRM)下跌达到3.2%。
(4)国内通缩风险增加带来货币政策宽松的逻辑将一直成立,但考虑到低息环境下金融市场杠杆交易可能带来泡沫风险、前期降息后需要时间对政策效果进行观察,此外人民币汇率贬值也对政策形成一定制约,我们预计年内降息、降准概率不大,但在2015年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存贷比调整到位、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仍有降息1次,降准2次以上的空间。
(5)我们预计资源品价格改革将加速推出,如前期消费税的上调。这一方面有助理顺要素价格体系,另一方面也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积极财政政策预留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