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0~14岁儿童已达到2.6亿,年消费总量超过万亿元,城市儿童消费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例超过33%……随着第四波婴儿潮来袭,国内消费市场再掀儿童产业消费新高潮。
庞大的消费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儿童业态的“虹吸效应”使中国零售市场多个产业趋之若鹜。
与此同时,财大气粗的商业地产在国内大肆兴建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百货,导致出现市场饱和、同质化严重的市场泡沫。为寻求出路、打破传统商业模式,加之近年来儿童业态及餐饮业的市场升温,购物中心、百货加大儿童业态在商场内的占比,甚至一些国内商业地产巨头也开始涉足儿童业态,比如万达集团计划在今年年底开出8个“万达宝贝王”这一亲子乐园自创品牌,娃哈哈集团也于今年开始发力儿童教育。
商业地产玩转“娃娃消费”
无独有偶,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近百家购物中心先后扩大儿童品牌招商,并对儿童区进行改装升级,华润五彩城、蓝色港湾、朝阳大悦城、凯德MALL、大钟寺中坤广场、万达广场、首地大峡谷等主流购物中心都陆续加大了儿童业态占比来拉动商场销售。
近日,本报记者对北京的一些购物中心进行走访,蓝色港湾独立馆“儿童城”经过近一年的升级调整,目前已全面开放;华润五彩城所引进的中国内地惟一的Snoopy主题乐园也在“十一”期间迎来了众多亲子消费者。
关于主题性模式,目前国内很多商场都会利用节日或者中庭进行相关儿童主题性互动,得以提高客流拉动商场销售。朝阳大悦城的“小羊肖恩”展“十一”期间吸引了大量家庭客群,“十一”假期前3天,销售额连续过千万元,日均客流超过9万,较普通周末销售增幅25%,客流增幅15%。
显然,折扣与体验服务不再是商场搏击“十一”黄金周的杀手锏,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卡通、动漫等主题展览。悠唐购物中心、北京apm、三里屯太古里、爱琴海购物中心、颐堤港等多家商场也加入了展览活动。
而此前,金源新燕莎MALL在开业初期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就是依靠吸引儿童,大大缩短了商场的培育期,让零售业刮目相看。
扩张背后绝非“儿戏”
众所周知,儿童业态不仅能给商业综合体聚集人气还能促进消费,为此不少商场铆足了劲儿大作文章,他们或腾出大块区域增加儿童游乐场所面积,或对自营儿童区进行改装升级,都希望自己手中“儿童牌”能够大放异彩。
然而火爆的背后其实也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儿童业态在商业体系里快速发展,一些商业为谋求利润,儿童娱乐设施及相关配套标准参差不齐,不仅仅是一两个商场所遇到的,有些甚至是全中国儿童业态都出现的问题。
首先,配套设施不齐全是全国的购物中心甚至公共设施都会遇到的问题。很多商场前期并没有做儿童业态的打算,后期盲目跟风进行改装重建,因此在配套设施方面相当差;此外,大部分前期就设计进驻儿童业态的购物中心在这方面仍然做得不好,这是国内商业地产共场所配套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次,儿童娱乐项目同质化严重。目前国内的很多商场没有特定的主题,各自为营。另外,这些项目商业味很重,根本做不到寓教于乐,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有所感受。
第三,卫生消防安全是重中之重。由于儿童业态的特殊性及租金所致,大部分被规划在商场顶楼,这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而卫生方面更是让商家和家人都头痛的问题。
事实上,各购物中心加大对儿童业态的比重,本身是为了避免购物中心的同质化竞争。但也有业内人士强调,儿童业态也应避免走同质化竞争之路。对此,业内人士提醒:购物中心的儿童业态要实现差异化经营,比如体验式产品的差异化、服务的差异化竞争、以及停车位的充足,服务的差异化是竞争的关键。自持物业的购物中心经营者应该多学习,而专业的儿童体验打造团队更应该深入调查市场,找到符合本地市场消费的方法,做出有特色东西吸引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