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手工织造技艺,也是中国古代手工业之发达的证明。近日采访云锦代表性传承人金文,他分享了自己对于云锦及其传承的看法。他认为,云锦是一颗种子,只有好好地浇灌、培育才可以让它落地生根。
嘉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代表性传承人 金文
TAweekly: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织造文明的兴盛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作为南京云锦的代表人物,您从事云锦研究工作40 余年,请您谈谈对于云锦的认识?
金文:我始终认为云锦是伟大的、包罗万象的,它是中国丝织工艺的一座里程碑。
古代时期,云锦为皇家所用是高贵身份的象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龙袍,在织物上面加入贵金属,显示出穿着者的非凡气质。把金银织入云锦中,最大的考验就是织造的丝线和工艺。云锦工艺相当复杂,手工织造要添加不同色彩的丝线,这种线不是后来加印上去的,而是在制造的过程中运用手工技艺将不同色彩的线织入。所以需要深厚的功力,也相当耗费时间。
手工织造云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云锦。即使是同一个人操作,不同时间,不一样的手劲儿织造出的纹理和花色都是不一样的。
TAweekly:追求云锦技艺并成为一代大师的过程并非易事,您是怎样与云锦结缘的?
金文:我与云锦结缘得追溯到上世纪70 年代。1973 年我高中毕业,自学绘画。当时国家希望恢复云锦的保护与生产,我凭着绘画的功底考进南京工艺美术公司,后来分配到了云锦研究所云锦车间,任学员组长。
工作初期,我对于云锦的了解不深入,还一心希望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直到朝夕相处的老艺人突然消失,我的思想才开始转变,并全身心投入到云锦织造与保护中。
学习云锦的过程是老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但是老师傅过世后,把云锦织造的手艺也带走了,我们面临着人亡艺绝的问题。我意识到如此优秀的技艺必须要流传下去,有感于自己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随后,我开始“偷技术”,向老师傅请教技艺,并以绘画的方式把那些精美的纹样和织造的技艺全都记录下来。我一边画一边推敲研究,既加强了记忆,又留下了珍贵资料。
谈传承 宣传推广不遗余力
TAweekly:您仿制过明代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长沙马王堆出图的文艺“素纱单衣”,并被誉为是“中国云锦龙袍第一人”,那么您认为云锦织造最关键、技艺要求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金文:云锦织造工艺十分复杂,举例来说,配色是表现云锦华丽美艳的一种方式,想要做出一个纹样,织造过程中就得把控好荤素(指丝线的色彩)丝线的搭配。这需要织工注意每一排色彩的差异,完全手工操作。
我常在思考,云锦的工艺其实是影响到后世的,比如电脑。古代做龙袍要有一百多万根纬线、一千八百根经线,两个相乘就是它的位数点。这是一个多少亿的数字,在现代意义上用电脑做都很困难。而过去是纯手工,像是做编织的软件才能把云锦给织出来,所以说云锦是古代的高科技。
TAweekly:了解到您创立了云锦艺术馆,并在宣传、推广云锦传统文化方面卓有成效。在现代社会大环境之下,您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还需要哪些支持?
金文:作为云锦的传承人,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传承和保护它。当然,传统文化的保护更需要国人重视起来,所以要鼓励人们欣赏云锦艺术。以邻国日本为例,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就值得借鉴,日本在重大场合时都要求穿传统和服,人们从思想上就重视传统文化。国人也要有这样的意识。另外,对传承人的支持和保护也很重要,政策的扶持也是促进云锦文化保护的因素。
谈价值 商业推广服务大众
TAweekly:相比于古代云锦的奢华,以至于成为皇帝、官员的专供产品,普通人很难享用。现代云锦多应用于什么地方?很多文化传承人都很避讳与商业相结合,认为这样容易破坏古文化的精髓,造成文化变味。对此您是怎样看待的?
金文:云锦技术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有权力享用它。现代云锦的应用也有很多,比如精美的工艺品、实用的日用品等。商业的运作能够带给云锦更大力度地推广,让更多人认识到云锦的伟大。有一部分传承人对于商业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而在我看来,应该把云锦带入市场,让它为大众服务。
TAweekly:在您看来,如何才能真正发挥云锦的最大价值?
金文:传统文化的价值远比我们认识到的内容要大更多,云锦真正的价值也远远超出我们当下的认识。作为传承人,发扬好这门手艺是义不容辞的事情。因此,我也希望结合当代文化创新发展出更多新作品。
此前,我努力开发百余幅新纹样设计,比如我设计的“鱼蝶纹”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而产生的,设计取自“鱼”、“蝶”这些古代流传下的美好寓意,而创作手法是西方的“视错艺术”,即一个图案左右相扣不留白的现代手法,织造出符合现代审美艺术的云锦。使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核,以及现代时尚风格外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