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改变使棉花产业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2014年4月,国家宣布取消实行了三年的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过一年的实施,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从目前来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棉价已开始与市场接轨,行业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棉花产业链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但需要关注的是,在棉花产业迈进了一个新时代的过进程中,目前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仍然存在着了一些突出问题,离真正意义上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还有一段一定距离。改革的关键之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进展如何事关整个行业的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之末,我们将用独特的视角审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中的利与弊。
政策追踪:棉花价格开始回归市场
据在新疆调研了解到,从目前来看,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多家纺织企业和新疆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改革使国内棉花价格与国际市场有所进行接轨,棉花产业价格逐步走上了市场化的轨道。
成效一棉价基本与市场接轨
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新疆阿瓦提县,是一家具有年产皮棉2万吨和高支纱3000吨能力的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李玉章表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对于纺织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使我们国内与国外的棉价正在逐步接近,的实施,更有利于纺织企业提升的竞争力。”李玉章说。
据相关数据显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后,国内皮棉现货价格由2013年9月份的19152元/吨,下降为2014年底的13600元/吨,而国外同期棉花进口价约为13700元/吨,差价缩小效果十分明显。
石河子市是新疆纺织产业的重要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先后引进了华孚色纺、山东如意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纺织企业落户当地。,截至止到目前,石河子市拥有规上纺织企业20家。,环锭纺产能达到193万锭,气流纺2.69万头,毛巾生产能力8300吨,产能居全疆各地州市第一,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棉纺生产基地。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后,当地棉花产业实现了“双赢”。
“棉价基本上开始与市场进行了接轨,既消除排除了国家收储造成的棉价过高的问题,又保护了广大棉农的利益。”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常委、副师长张广新表示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秘书长郝佩祥认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后,国内棉价已开始与市场接轨,排除了国家拖地托底造成棉价过高的问题也不复存在。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发改委农价处处长刘卫东指出,2014年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后,政府不再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棉花生产加工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棉花价格由市场形成,扭转了前几年临时收储产生下的“政策市”,国内棉花价格逐步向国际市场接轨,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初步建立。
成效二纺企运行成本降低
用棉成本是纺织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占到了70%以上。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后,棉价逐步与国际棉价拉近,纺织企业用棉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最直接的好处作用就是能够降低企业的用棉成本。” 部分纺织企业负责人认为,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实施,国内棉价与国际棉价的拉近,企业运行成本下降了很多。
张广新表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使棉花平均价格同比下降了6000多元/吨,有效降低了纺织企业的原料成本,增强了纺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后,棉花价格由市场形成,市场棉价已经和国际棉价进一步靠拢,企业用棉的成本大概下降了30%以上,纺织企业竞争力得到逐步增强。”刘卫东指出。
成效三棉花质量有所提高
新疆是中国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占到了一半以上,但是经过三年临棉花时收储制度后,棉花质量大幅下滑,使得纺织企业生产的产品受到很大的制约。
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后,棉花质量较以前有所提升。据一些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反映,以前采购回来的国储棉棉花根本不能用,棉花里面什么都有,而现在棉花里的干净多了,棉花质量提高了不少。
与此同时,部分轧花厂负责人也表示,现在企业很重视质量,质量不好的棉花现在根本销售不出去了。
郝佩祥指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棉农关注市场,提高了棉花质量,有利于企业开发高品质产品。
“从目前来看,棉花生产加工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更加重视产业质量的管控,入库的棉花质量要好于往年。”刘卫东强调,尽管目前受到不利天气的影响,但是入库的棉花质量仍好于去年。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2月份,新疆全区白棉三级以上比重超过90%,棉花平均长度值28.82毫米,较上年度平均值提高0.29毫米,马克隆A级、B级所占比例为85.65%,较上年度提高5.21个百分点,平均断裂比强度为27.92厘牛每特克斯,较上年度平均值提高0.52个百分点。
成效四棉农收入有保障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后,棉农由于对改革试点的认知度不高,部分棉农甚至抱有“赌一把”的心态,但经过持续的宣传引导,以及补贴的逐步兑现,棉农以及普遍了解并接受现行的政策,认为现行的政策顺应了市场规律,势在必行。
张广新指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后,棉农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施肥、撒药等田间管理活动,农资价格趋于理性,棉花售价有政府补助,棉农收入更加稳定。
需要关注的是,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过程中,对棉农的补贴发放尤为重要。
郝佩祥介绍,2014年国家初步按照974万亩,154万吨核定新疆建设生产兵团棉花补贴资金96.5亿元,平均兑现标准5620元/吨,折合籽棉2.25元/公斤。新疆建设生产兵团补贴方式有别于自治区的补贴方式,是以各师皮棉产量作为分配补贴资金的唯一依据,各师团场再按棉农交售的籽棉兑付补贴资金。
“春节前,已将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全部拨付给各植棉师,各师团场也已将补贴资金兑付给棉农。”郝佩祥说。
据刘卫东透露,中央财政从2014年11月3日起已经给新疆分四次拨付共计139.3亿元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补贴资金,目前这些这些补贴资金已基本兑付给种植户。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棉纺织行业调研组近期在南疆植棉大县麦盖提县的托万库木库萨尔村调研了解到,今年的棉花直补政策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棉农的收益,补贴已经分共三次到棉农手中,其中,面积部分两次合计补贴234元/亩,产量部分补贴660元/吨,但有些村民由于手中缺乏相关收售凭证,产量补贴部分未能拿到,大部分村民希望下一年度的棉花直补都能按照面积补贴。
除了新疆外,内地各省也相继对棉农发放了补贴。根据已出台细则的省份的亩均补贴折算,内地除山东、江苏、江西每吨棉花的平均补贴分别达到2411元、2710元和2105元外,其他省份补贴均低于2000元/吨。
后续效应:入库公检成诟病
棉花目标价格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深入推进,在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的同时,但是实际上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各相关方仔细研究并进一步深化。
问题一:入库公检手续多费用高
按照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规定,经过资格认定的棉花加工企业须将加工好的成包皮棉按规定时间全部存入指定的新疆棉花专业监管仓库,并由专业纤维检验机构进行入库重量检验、取样以及后续仪器化公证检验,然后才能进行销售。
但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据了解,公检棉花在监管仓库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入库费、检测费、保管费、保险费、出库费、配合公检搬倒费、混批棉花的整理费、炸包、散包棉花的复包费以及露白棉包的缝包费等等,直接给棉花加工企业增加费用合计200~400元不等,该部分费用加工企业将会计入生产成本,从而转嫁至纺织企业身上。
以八师石河子市为例,目前棉花采购流通各项费用总计达到379.5元/吨,预计八师石河子市生产的49万吨皮棉增加流通环节费用近2亿元。
除了增加不必要的费用外,入库公检流程复杂、繁琐,增加企业排队等待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棉花流通速度。此外,还存在组批不合理,所有面包不是按质组批,而是采取流水组批,一致性不好,同时纤维长度、“三丝”、短绒率等大部分指标却不在棉花品级检验标准中,导致用棉企业无法按需采购。,大部分纺织企业购棉还得自行检验。
一些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这些年来棉花临时收储政策让企业举步维艰,好不容易盼来了棉花市场化,但是现在又增加了入库公检等繁琐的过程,使企业又增加了不必要的费用。
“强制入库公检,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费用,打乱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界线,打乱了市场主体协定的平台,剥夺了供用双方自主权,阻碍了棉花流通和交易。”新疆石河子八棉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安平表示。
问题二:棉花销售受阻
对于棉花销售企业来说,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直接导致的就是棉花销售困难。
“目前销售是最大的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总经理梁东亚在近期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目前兵团植棉面积1115万亩, 棉花 产量达到了176万吨,是面积产量最大的一年,但是176万吨目前销售32.747.8%(不包含向师团已收购的棉花),销售压力较大。
据了解,目前新疆棉花主要的渠道仍是以内地为主,国内现货棉价依然要高于进口及国际棉价,企业购买国内棉积极性不高,棉价不断下滑,已经出现了购销价格倒挂,成交量萎缩的情况。从整个新疆棉花销售上来看,目前销售率只有58%左右。
业内人士指出,棉花目标价格新政实施后,棉企、纺企开始采取稳扎稳打的办法,谨慎销售与采购,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易出手。此外,当前的经济环境也制约了纺企的快速增长,因此下游纺企需求没能更好地释放出来。
梁东亚表示,201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针对目前棉花生产情况进行调整,下调棉花面积200万亩,减少幅度20%以上,产量从176万吨将至调整130万吨。
问题三: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一方面拉近了与国际上的棉价,但是也造成了棉花价格一直呈现出一路下滑的趋势,纺织企业在用棉上采取了随用随买的方式,市场观望情绪十分浓厚。
相关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现在企业都不敢多买棉花,怕棉花价格继续下滑,增加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
据了解,目前国内棉花价格维持在13500元/吨左右,这比收储政策时期已经下跌了近6000元/吨,但与国际棉价还相差2500元/吨以上。与此同时,新疆籽棉的平均收购价也由2013年每公斤8.7元左右下降至2014年的每公斤6元左右。
据相关业内人士分析,未来棉花价格的走势,将会进一步下跌,而纺织企业的观望情绪将会继续延续。
问题四:政策出台时间晚
虽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各项政策措施基本落实到位,但是由于之前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时间较晚,具体的政策宣传、人员培训、种植证明发放、加工企业资格认定等一些前期工作无法提前开展。
刘卫东指出,尽管各级政府大力推动改革试点工作,但是部分工作由于缺少政策细节指导或仓促进行而操作不到位。希望在相关政策的出台上,能够尽快公布,便于更好推动相关工作。
行业观点:加强优质棉基地建设
目前,由于今年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实施刚满的第一年,尚处于磨合期,但是对于整个棉花产业链来说,应尽快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保障棉花产业链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建议一:提升棉花质量 打造优质棉生产基地
三年临时收储制度,一方面使我国国内棉价远远高于国际棉价,而另一方面使我国棉花质量大幅下滑。虽然目前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使棉花质量有所提升,但是离我国纺织企业的生产标准仍有差据。
“为什么现在企业棉花用的少,不是没有需求,而是企业对棉花质量不太满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在新疆调研中强调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积极效果,棉纺织行业市场环境得到逐步改善。但是当前棉花产业发展问题在价格和质量上仍存在着突出问题,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棉花销售困难。新疆在棉花生产上要继续下工夫,提高棉花生产效率,并要不遗余力地把棉花质量提上去,真正新疆棉花打造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现在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棉花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要促使把棉花质量提升上,打造出一批高品质棉花,满足消费者和纺织企业的需求。”王天凯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指出,对于棉花产业的关注不但要关注政策的变化,同时还要更多关注棉花的质量,尽全力把质量提升去。
“为什么现在纺织企业对进口棉需求还这么大,这不仅仅只是单纯追求价格问题,更多的是追求质量。”高勇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也表示,新疆棉花生产要从种植、生产以及细度、长度、纤度等多个方面提升棉花质量,保障纺织企业正常的生产。
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长邱亚夫也呼吁道,棉花是新疆最为宝贵的资源,一定要重视质量,要把新疆棉花打造成一个享誉国内外的品牌。
建议二:取消入库公检 简化流通环节
当前入库公检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同时还使得售棉周期延长,增加了交易环节和时间,取消入库公检, 简化流通环节成为棉花产业链共同的呼声。
“把棉花直接卖给纺织企业就行,纺织企业会根据自己的标准来检验棉花质量,入库公检完全是多余的。” 李安平认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应取消入库公检的程序,退出强制入库、退出强制检验、退出强制交易。
“好不容易盼来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但是现在又增加了这么多繁琐的程序和环节,越搞越乱,完全没有必要,应该尽快取消入库公检。”山东如意科技集团董事长邱亚夫呼吁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大的方向是很好,但是要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优化。
张广新也呼吁说,建议取消在库公检,由各地纤维检验所到棉花加工厂实时取样,取消棉花强制入库,改由当地政策监督管理,同时建议将自然组批改成按等级组批,将包包检验方式改为抽检,方便纺织企业购棉,并取消入库公检测定回潮率。
对于目前实行的面积、产量双重补贴的模式,部分企业建议改为按面积单一补贴模式。
“双重补贴涉及环节太多,操作手续繁琐,有效监管困难,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新疆石河子市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说。
有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向市场化道路前进了一步,但并不是完全按市场化原则进行改革,取消入库公检,有利于使棉花产业真正实现市场化。
建议三:机采棉应用势在必行 应尽快提高种植生产环节
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我国的棉花使用人工采摘的越来越少,特别是作为主要产棉区的新疆,正在逐步推广机采棉,机采棉将是未来棉花生产的一个必然趋势。
“推广机采棉势在必行。”新疆唐城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梅指出,新疆是机采棉重要产地,推广机采棉符合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趋势。
无锡第一棉纺织厂总经理助理唐戚逸表示,作为解决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机采棉是以后棉花生产的必然产物,是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但实际上,目前新疆的机采棉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部分技术还不成熟,其机采棉的质量与国外的一些国家的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李玉章认为,提升机采棉的整体质量应从机采棉的种子入手,联合相关科研机构,培育出适应新疆生存特征的机采棉。
“机采棉刚刚进行推广,是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机采棉的发展要既要重视面积也要重视质量,要从种植、栽培、收收割、加工等整个链条进行完善。”徐文英表示说。
对此,主要是以机采棉为主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采取相关措施提升机采棉的质量,一方面是在棉花种植中使用厚地膜,严禁使用薄地膜。另一方面 在选种育种方面,要求每个团场只能使用一个品种种植,方便机采棉采收和统一管理,同时还要求各团场努力提升机采棉品质,尽可能减少或杜绝“三丝”,降低短绒,为纺织企业生产提供优质适用的原棉。
记者手记:
饱受争议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在实施三年之后终于结束了它的使命,作为替代者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使棉花产业开启了一个时代。
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一方面是要保护棉农的利益,使棉农的收入有所保障,而另一方面则是使棉花价格走上市场化,与国际价格接轨。从目前来看,这项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达到了各方的预期。
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缺陷。强制入库公检,入库公检流程复杂、繁琐,且费用高等问题制约着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使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并没有真正走向完全市场化道路,这很显然有悖驳于以市场化为原则的改革。因此,取消强制入库公检,简化相关环节是当务之急,也是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彻底走向市场化最重要的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整个棉花产业链来说,关注的焦点除了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外,还要重视棉花质量的提升。
三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已经让我国棉花质量下滑严重,纺织企业对此怨声载道。借助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契机,大力提升棉花质量,对于整个棉花产业链来说刻不容缓。
改革脚步不能停留。希望在“十三五”规划”即将来临之初之际,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能够真正走向市场化的道路。
这也是棉花产业链最为迫切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