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纺织网6月23日消息(首席记者 martin 福建 石狮 摄影 报道):6月18-19日,“第17届(2015年)全国纺织新产品开发研讨会”在福建石狮市隆重举行。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董奎勇在会上做了题为《世界纺织科技发展动向》的主题发言,以下为董奎勇的演讲全文: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董奎勇主讲《世界纺织科技发展动向》(中国第一纺织网 martin 摄)
董奎勇:纺织信息中心一直做世界范围内的纺织科技进步的研究工作的。我们感觉枯燥了一点,一条一条非常学术化。我就在想,跟各位交流一下我们这个产品开发相关的科技进展的情况。分四个部分,第一个是国际国内科技创新的环境。我们看一下世界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很明显,美国恢复快,日本持续低迷。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新的国家力量包括金砖国家现在越来越强势。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和日本在技术的制高点上仍然有很高的话语权,特别是在一些规则,规制和包装制订标准方面。地缘政治与国际能源资源争夺相互交织。去年,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其中一个是个性化方面。按也就预示着我们商业模式不创新,制造业服务化,服务规模化。
我们看一下世界范围内科技发展新的趋势,我总结了一下有几条:第一个是科学发展,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一体化趋势日趋明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颠覆性创新正在成为显著的时代特征。
第二个是性科技与新兴产业的融合更加紧密。以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等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和融合发展为代表将重塑全球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产品声明周期缩短,新技术应用节奏加快。第三个是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更加紧密。科技交叉融合和群体跃进态势日益明显。交叉学科占全部研究领域比例接近1/3。信息、纳米、生物、认知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引领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个信息技术向泛在化、熔化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智能制造为特征的信息网络领域的新时代正在到来,软硬件融合趋势明显,面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重塑产业发展格局。第五个材料与制造领域的绿色和智能化趋势明显。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科技发展迅速,环境协调和低成本合成制备技术备受重视,材料更加绿色、节能、可循环利用。第六个能源与资源领域正在发生转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国外的一些动向,第三次工业革命它的特征之一就是能源的分布化发展。由美国专家预测,十年以后,每家每户都是发电厂,除了互联网之外还可以能源网。
我们看一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创新的发展动向,美国是创新战略以及《振兴美国制造业和创案法案》。德国是《高技术战略2020》英国是《以增长为目标的创新和研究战略》,俄罗斯和巴西也是在科技创新方面都有规划。
接下来看一下我们国家的创新能力:最新的数据是2013年的,我们是排在19位。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国家在近年来,在科技人才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成果转化这几个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有几个指标都是居于世界前两位,研发成员的数量,和发表论文数等。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科技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这是源于世界科技研究院的一个报告,科技发展进入“三跑”并存新格局。在目前几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还是以跟踪为主,领先技术占17%,并行技术31%。我们看一下我们新材料技术我们是跟国际并行的,包括能源。领先的是交通,我们的高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领域优势技术占比还存在显著差距,特别是先进制造和海洋领域差距尤为明显,对保持我国制造业大国和打造海洋强国提出了很大挑战。我国基础研究成果形成优势技术的能力低于美、日本、德等发达国家。我国技术水平总体上相当于美国的68.4%。我国的基础研究成果能形成优势技术的能力比美、日、德等国低25%到30%,有很大的空间。
再跟大家分享另外一个概念,我们讲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由基础周期带来的,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核心变量在于技术进步。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测算了一下,美国为什么在进步和复苏相对缓慢?因为它的全要素生产力已经处于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的最低位,没有一个颠覆性的技术来支撑它快速复苏。我们一直在讲互联网,或者是信息技术,电子设备是一些颠覆性的创新。相对于两个世纪以前的自来水系统等,还是弱乐意一点。我们还需要比互联网技术更先进的技术出现。我们国家制订了很多宏观的发展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的话,还是以创新驱动,基于具有颠覆力的新技术的出现。
我们回顾一下,在上一个长周期中,那时候IT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边际报酬递增,引领了全球经济增长。美国20世纪80年代率先进入,其他发达国家90年代跟随进入,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世纪之交进入,未进入的国家边缘化。经过30多年的技术创新,IT产业开始步入低成本竞争阶段,发达国家收益递减。随着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的衰退阶段发达国家必然要寻求新的技术革命,产业革命,花落谁家。
现在是中国创新超越的大时代,中国经济已经起飞,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新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相对廉价高素质劳动力优势,资本充足,技术水平“三跑”并存,全面创新已经开启。创新特征的演化日益复杂、多样,并开始加速,最有条件步入创新“超越”轨道。大洲级的中国:巨大规模的创新活活动和活力,引发全球创新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国正在从世界制造工厂向世界创新工厂转变,我们是有条件的。在我们行业体现得比较明显,中国新一波创新浪潮的可能性方向,首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接新一轮世界产业变革,参与到发达国家新的报酬周期中。承接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中高端带来更高附加值和报酬周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内产业转移与承接,新型基础设施,高铁、新型互联网、大数据、云及、物联网、新能源设施、智能化,农业现代化。
但是难度也还是存在的。现在开始步入“中国困境的”。要素成本进入长期上升通道,成本优势正在丧失。大规模廉价低素质劳动力成本创新阶段已经过去,产业集群暂时延长中国制造的声明,组装加工业已无前景,环境成能力愈加增大,技术引进快到尽头,货币超发,资产泡沫,创新成本高。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要效率型创新,原创性创新,非对成创新,需要建立创新驱动型经济,GDP的科技含量必须在70%以上。以前我们一直跟着别人走。
国家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要想办法走出困境,而唯一出路就是创新。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十八大以来,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对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这说明,我们有很好的政策机遇在创新方面。
接下来进入我们的主题,我个人认为,传统的并不是过时的,是因为依靠传统的技术方式,已经难以维持高速增长,必须要靠创新,要靠效率,要靠颠覆。传统纺织技术,多快好省,未来纺织技术,颠覆与技术突变。
解释一下,多快好省?“多”是指扩大产能,提高产量。“快”是提高速度,提高效率。“好”是常规产品优质化,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赋予产品功能。“省”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原料节约。这个是我们传统技术一直在做的事一直是关注产品的本身。
上述所讲的这些技术和工艺很容易达到极限,急需颠覆式创新与技术突变,在传统创新、破坏式创新和微创新的基础之上,由量变导致质变,从逐渐改变到最终实现颠覆与技术突变。怎么颠覆?未来的纺织产业科技型创作首先是颠覆与技术突破。将来的科技发展主题是极限、多元、智能、绿色、融合、服务。
细分领域来看的话,比如我们前端做纤维材料的,无非就是四个方面来努力:性能、品种、加工、尺度。性能比如是超常、极端的。品种,为了应对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产品要差异、多元亿加工,是智能、生态。尺度是在纳米,多维度方面。
纺织加工体系的话,也是四个方面,各种各样的纺织方法出现。三维的,立体的,多层面。染整加工要绿色安全。服装这一块,我是外行,应该是时尚、制造、应用。服装时尚化,功能化。
我们也做了一个国外纺织机构的调研,有几个特点:国外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新材料的研究开发,一个是应用。新技术对旧材料的再开发,再应用。新构思再造旧材料新价值。从国外纺织研究模式来看:多跨学科交叉研究是核心,多跨领域技术交叉户用是主途径,多跨领域联合研究开发是大趋势。现在单一作战已经不行了,要联合开发。但是有一个标准的问题,他们用他们的标准,我们用我们的标准。但是以后是联合研究开发。举一个例子,比过美国的植物金属和材料等都不是单一的纺织技术领域做的事,都是一起联合开发的结果。
我们看一下spinitsystems,大家看一下这张图,这一项技术2011年的时候在巴塞罗那看到过,但是四年以来,没有获得太大的推广,肯定有一定的问题,包括纺纱的速度和针织速度的对接问题,但是毕竟有了,如果一旦突破了瓶颈的话,或者是技术缺陷的话,这就是颠覆性的技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里面有很多的优势,右边这张图是机台的分布,节省了很多的空间。
支撑智能制造有几个要素,它一定是互联网+互联网,实体是机器人。比尔盖茨作了一个判断,下一个像电话那样带来轰动效应的会是机器人和语音交互。波士顿报告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2014年增长23%。预测的数据也很可观,工业机器人在纺织领域也开始应用。3D打印这个也是很火热的。对于我们行业来说,实施3D打印是在辅助。还有待于技术突破。
我一直在想,“互联网思维”在任何西方的文献和学术研究当中查不到,“互联网思维”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这是一个很火的概念。同时对这个概念的讨论也是很激烈的。这不是我的观点,但我非常认同。首先,公众对于互联网的态度,从冷淡模式转到恐慌性宠爱。但是,互联网思维是什么,很多人不是特别清楚。第二,互联网帮助企业转型的利器,而不是神器。现在不少地方把互联网神化了,对以为只要一碰上这个东西,企业就能顺风顺水再干十年。第三,强调独立思维,就是自己要思考问题。互联网思维有一个提法,你一定要做到单品海量,这个说法本身不错,但太片面。单品海上世纪上就是规模经济效应,没有什么新东西。规模经济效应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成本结构决定的,固定成本占的比重越大,规模经济效应越是高度。互联网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效应,规模放大之后,必须牺牲需求的多样化,你要在批量和需求的多样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人类面临一个选择,就是规模经济在成本和多样化之间要做出一个平衡。其实每个企业都不一样,并不一定是他成功了,你就一定能成功。
互联网+这个词是经过科学研判出来的一个词,李克强总理做完两会报告不久,互联网+这个思维就出来了,这是典型的中国浮躁的表现,就是我这个东西加上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了,什么叫互联网+,是先有互联网,再有+ ,先有产品再通过互联网卖出去。为什么这么说?我举一个例子,有个人小孩画漫画非常好,整天在网上把自己画的漫画晒到他的博客上去,然后拥有了一波粉丝,这帮粉丝就叫他出一本画册,我们帮你找印刷厂。这就是一个互联网模式,就是原来没有的产品,通过互联网促成这个产品。这是我的一点个人见解。
最后分享一点感受。解决痛点是一切创新和颠覆的旨归。早上孙会长讲话的时候提到到了自拍神器,这就解决了人们的一个痛点。其实我们纺织服装行业也有很多机会来解决这些痛点,我私下看了一下痛点的定位,所谓痛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都让人感到不便、不爽、不利、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存品质,痛点所在既是变革与进步的契机所在。
漠视痛点,于市场经营者而言,就是对商机的麻木,对盈利机会的擦身而过。这个世界上比较有幸的是那些能敏锐发现痛点的人。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企业家也会找到你们的痛点。
我觉得微信基本上把我们每个人绑架了,手机是我们一个延伸器官,微信是我们一个延伸的工作的工具。因为微信解决了人们的痛点,打开手机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打开微信就可以安排工作。每个领导在微信上发一个消息,这个员工就不敢说没收到这个信息,因为他在圈里。
最后未来科技创新概括几个字:温、柔、适、速。就是互动要有温度。其实,不仅仅是互动,首先要连接,跟我们的客户,跟我们的消费者,尤其是现在互联网+人的年代要跟有个性化需求的消费者连接,而且连接是要高频次的连接。第二组织有柔度,组织要有一种新的柔度,即善败的能力,快一点失败,早一点失败,小一点失败。建立制度,真正赋予员工创业家的精神。这个也迎合了现在国家号召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三是创新要适度。怀有工匠精神,但慎追极致,在企业的能力范围内把握创新、人才、成本、市场接受程度之间的平衡点,防止过度创新、无谓创新。第四,落地有速度,创新成果来之不易,需通过营造宽松的环境,建立明确的激励制度,加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速度。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这么多,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