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十三五”规划,让生态文明建设在纺织工业落地生根,树立标杆示范典型,带动并影响更多的纺织企业坚持绿色发展,助力行业转型升级。11月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指导,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纺织工作委员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促进委员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新闻中心协办、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走进万事利”活动,在杭州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朱广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生态文明研促会纺织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纺联环资委副主任孙淮滨,国家和工业信息化部节能司博士郭庭政,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徐土松,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屠红燕、副总裁张祖琴以及有关协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新闻媒体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上午,由政府代表、企业代表、专家、媒体代表组成的四个团队详细观摩了万事利集团在节能减排改造、品牌企业转型、企业经济发展生态化、环境生态化、人居生态化建设以及生态文化、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在参观完万事利的两个丝绸博物馆以及数码印花车间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赞叹不已。“没想到万事利的丝绸文化和绿色设计做的如此出色。万事利的生态供应链举措带动整个上下游企业开展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方向的升级改造,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示范意义。”
成立40年来,万事利集团坚守着丝绸主业,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丝绸文化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传统丝绸产业+文化创意+高科技=丝绸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特别是近年来,万事利集团在丝绸这一生态行业中实施品牌战略,构建了丝绸面料整个生命周期“供应链生态要求——绿色生态印染——产品循环利用”三个阶段的生态设计方案。形成了行业联盟,实行外部供应链(生丝与坯绸)生产工艺的生态采购要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数码喷墨印花工艺技术及参数,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研发了产业化的丝绸回收利用的工艺技术,尤其是废弃丝绸面料到蚕丝被、绢丝织造的工艺,实现了丝绸废弃物循环利用、零废物排放、变废为宝;通过产品生态设计和品牌宣传,大大提高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成为中国丝绸领军品牌。
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生态文明研促会纺织工作委员会主任、中纺联环资委副主任孙淮滨表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狭隘的生态环境,它还包括生态制度、生态经济、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而万事利就是生态文明的另一个典型案例。万事利的绿色设计、生态文化是很多品牌企业需要借鉴和学习的。”
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进入我国“十三五”规划,总体改革方案、生态文明意见逐步形成定论、重大制度安排也在分解落实。“应该说,生态文明建设在当前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已经不言而喻,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推进行业生态文明建设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高勇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中国纺织行业生态文明创建与生态文明万里行’把生态文明企业达标对标工作和宣传推广结合在一起,起到了良好的行业推动作用。今后,‘十三五’期间,我们还将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开展培育、试点和创建工作,引领更多的企业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经过专家组的一致考核,最终万事利以优秀的成绩通过,高勇对万事利进行了“中国纺织生态文明万里行——走进万事利”授旗仪式。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屠红燕接过生态文明万里行大旗时表示:“丝绸是万事利的根与魂,是万事利的梦想,万事利集团立志做中华丝绸文化的传承者。未来,我们的使命就是传承丝绸文化,将五千年丝绸产业改造成时尚、环保、艺术、科技产业,努力铸就百年品牌。”
会上,万事利集团副总裁张祖琴向还就万事利“控源头,抓两边,提中间”的企业生态发展思路与会代表进行了经验分享。此外,孙淮滨还就中国纺织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框架进行了介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纺织工业生态文明建设能在更多的企业中落地生根,早日实现纺织强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