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连续聚焦国内聚酯涤纶产业的发展情况。11月2日,本报关注了国内聚酯涤纶市场行情何时好转、“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重点等几个热点话题。11月9日,本报分析了福建聚酯涤纶产业的发展特点、现阶段的竞争优势及一些局限性。本期本报聚焦浙江萧山聚酯涤纶板块的发展特点,以及当前产业出现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下的行业洗牌现象。接下来,还将推出江苏盛泽等产业集群地以及涤纶工业丝行业的相关报道。
业内一直有这样的说法,“世界化纤看中国,中国化纤看萧山。”一句简短的话便足以道破萧山化纤产业在国内的“大佬”地位。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化纤产量为4390万吨,占全球化纤产量的69.4%,其中萧山化纤产量约为653万吨,约占全国化纤产量的14.87%。
总体来看,目前浙江的萧山绍兴化纤和湖州产业集聚优势非常明显,并且规模较大,其中萧山化纤企业集中分布在萧山东北部的衙前、益农、瓜沥、新街等区域。目前,浙江聚酯涤纶产业拥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恒逸、荣盛和桐昆集团,新凤鸣集团也在冲刺IPO。他们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也是全国聚酯涤纶行业“龙头”企业。
不过,在当前低迷的行情以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态势下,以萧山为代表的浙江聚酯涤纶产业的“洗牌”正在加快。近期,已经有几家聚酯企业如红剑全面停产。有业内人士指出,浙江聚酯涤纶行业的“战国时代”已经来临。
快速扩张“后遗症”凸显减停产“自救”迫在眉睫
萧山在纺织化纤领域拥有“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化纤名镇”、“中国花边之都”等多项区域品牌。从《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看,萧山5家企业榜上有名,而化纤企业占据两席,可见化纤企业在萧山现有的集团型企业中的份额之重。
萧山化纤纺织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最初从织造、印染、服装开始,90年代末期逐渐向产业链前端化纤这一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主要发展聚酯涤纶业。2008年之前,萧山聚酯涤纶产业一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整个产业的规模和产能迅速扩大。
萧山聚酯涤纶产业进一步快速扩张是在2009年~2011年。由于这几年的过快扩张,萧山聚酯涤纶行业产能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现象日益凸显,部分企业利润大降甚至出现亏损。2012年至今,萧山聚酯涤纶产业进入调整升级阶段。
一名萧山领军聚酯企业负责人表示,受2008年国家“4万亿元投资政策”刺激,加之2008年之前化纤行业比较赚钱,在这一阶段中很多浙江聚酯企业“一拥而上”盲目投项目,造成如今行业的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如果在2009年之后,一些企业没有盲目发展,而是选择评估市场发展,那么行业现在就会健康很多。”这名业内人士这样感慨道。
面对目前这种不景气的行情,这名人士建议,企业不能再盲目扩张,盲目扩张所带来的恶性竞争以及市场风险,不仅对萧绍地区,更会对全国化纤行业带来伤害。
为破解产能困局,寻求突破,这两年,一些企业不得不减停产一些落后产能。
另一家萧山“龙头”企业的一位销售部经理表示:“对于整个化纤行业来说,减掉30%左右的落后产能大家以后的日子可能会更好过一些。例如在7月、8月,很多聚酯厂由于库存偏高造成亏损面大,部分企业采取减产措施以后,明显有效果出来,这反而更切实际。我认为,‘龙头’企业带头自律减产,对整个行业发展以及利润提高都有很大的好处。”他指出,目前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将落后设备淘汰掉之外,还需要在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加大投入。
产品同质化问题凸显 差别化将是主攻方向
相比江苏盛泽等地的聚酯涤纶企业,浙江萧山地区的企业目前以生产常规产品为主。由于在成本、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其产品除了满足萧山、绍兴本地下游纺织服装产业的大量需求外,还在江苏、福建、广东等市场都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
不过,这几年,其产品在销往全国市场的同时,同质化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产品同质化,各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不惜压低价格进行销售。低价的恶性竞争虽然暂时赢得了市场,但是对企业的赢利能力和行业整体的赢利能力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一名业内人士介绍,萧山的聚酯企业种类较多,有产能体量很庞大的“龙头”企业,如恒逸和荣盛、桐昆;也有不少投产较早、设备较为落后的年产能在20万吨~50万吨之间的中小型企业;同时,还有不少专注于差异化产品的年产能在10万吨以下的“小而精”的企业。但是,总体来看,“企业的产品大多分布在产业链价值低端,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以及市场定价权。”
“江苏等地化纤产业集群下游客户对长丝质量要求更高,所以江苏聚酯涤纶企业的产品质量比萧绍地区更高一些。但近年来,浙江萧绍地区产品质量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上述“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
当同质化、价格战越来越考验企业的赢利能力,差异化、高品质产品的研发便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走之路。“虽然目前常规产品过剩,同质化严重,但是高档优质产品还是紧缺的。”上述“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
目前,萧山已有一些企业加速差别化、高性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如“龙头”企业恒逸、荣盛。
据恒逸石化投资发展部经理孙坚介绍,恒逸涤纶长丝产品主要靠子公司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贡献,恒逸高新目前有90万吨差别化涤纶长丝项目,该项目分两期投产,一期为2009年~2010年,二期在2012年建成投产。
“2014年,在石油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高新材料净利润却达到2亿多元,大幅提高了企业的赢利。”孙坚表示。据恒逸石化半年报显示,其聚酯纤维产品产销量分别为111.08万吨、107.0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45%、1.39%,聚酯产品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97%增加至5.97%,而毛利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就是聚酯产品品质和差异化水平的提升。同时,11月11日,恒逸石化还发布了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恒逸对恒逸高新进行增资13亿元的公告。
孙坚还表示,公司将会继续加强在聚酯涤纶方面的投入,后期投资主要方向为生产差异化、高品质产品。
荣盛石化控股子公司浙江盛元化纤有限公司也在2013年就投入2亿多元用于“机器换人”,省了40%的工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荣盛石化在发布的半年报中表示,公司通过调整涤纶长丝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差异化和个性化,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及产品效益。上半年,其涤纶牵伸丝实现营收约16.58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6.48%;涤纶预取向丝实现营收约1.17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3.57%;涤纶加弹丝实现营收约13.98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4.42%。
同时,萧山政府也对化纤纺织行业转型升级表示了足够的重视。萧山政府于今年正式出台了《2015年萧山区“机器换人”化纤纺织行业推进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表明,从2015年到2017年,萧山计划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机器换人”全覆盖,实现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0%的增长。
“龙头”向产业链前端延伸 “小而精”也能活洗牌加速
相比福建等地的聚酯企业,萧绍化纤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化纤“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上游“炼油”等环节的投资和延伸力度很大,尤其是在PTA产业,已经形成了“巨无霸”般的优势。
浙江逸盛石化有限公司就是这种投资的产物。逸盛石化由恒逸石化与荣盛石化在2003年合资投建。目前PTA产能约1300万吨/年,除了供恒逸石化与荣盛石化内部消化外,其余部分对外销售,为企业带来赢利。尽管这两年PTA行业产能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状况突出,在某些阶段甚至出现经营亏损,但从长远看,这种延伸增强了企业的实力。
萧绍聚酯涤纶企业有一个突出特点,他们积极向产业链上游PX、PTA等环节延伸。
企业的延伸“触角”还伸向更前端的PX。早在2013年,恒逸石化投资43.2亿美元,在文莱加工800万吨原油石化项目(PMB项目),主要产品之一为PX,年产能150万吨。11月10日,恒逸又发布公告,拟募资不超过38亿元,全部用于投资文莱PMB炼化项目。
开氏集团是我国进入PX项目领域的第一家民营企业。开氏集团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合资建设了中海石油开氏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项目广东大亚湾PX项目于2009年投产,总投资25亿元,开氏占股40%。早在2012年时,中海开氏就实现净利润6.58亿元。开氏/天元集团1名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在PX方面的投入。由于目前PTA产能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严重,可能将不再考虑PTA的投入。
不仅是萧山地区,近年来,各地化纤“龙头”企业向上游“炼油”领域延伸热不断加剧。据了解,继大连恒力、盛虹石化千万吨级炼化项目进入环评阶段后,又一民营企业欲在舟山建设1500万吨/年炼化项目。该项目初步拟定由荣盛石化、桐昆集团、巨化集团、中石化等企业共同出资建设,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为1500万吨/年炼油,二期为2500万吨/年炼油。
据统计,在“十三五”末期将迎来民营企业千万吨级石化项目投产的高潮期,累计新增炼能将达5100万吨/年,约占当前中国总炼能的7%。
对于此,一业内人士这样解释:“上游PX价格较贵,如果企业形成一体化效应,成本会降低很多,企业发展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也得以增强,可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能够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另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当前炼化行情低迷,炼能结构性过剩,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兴建炼厂所需钢材等原料价格低廉,而且能源市场瞬息万变,以当前较低的投资来抢占上游市场也是民企进入石化领域的较好途径。另外,国家加快开放的政策,可能也是刺激民营资本尝试进入炼化板块的原因之一。
上述那位“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产业链较长时,原料可以自己掌握,抗风险能力较强,但前提条件是产品比例搭配要好,产能可以自身消化掉。他指出,桐昆就是很好的实例,其企业PTA产量不大,可全部用于下游聚酯生产,石油大跌对其影响也不会太大。同时,向上游延伸,也证明了公司实力的强大。
对于浙江聚酯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上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浙江聚酯涤纶行业正在经历洗牌。恒逸、荣盛、桐昆这些“龙头”企业资金等综合实力较强,优势越来越明显。同时,那些年产能在10万吨以下,主营高性能、差别化产品的“小而精”企业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一些设备老旧、年产能在20万吨~50万吨之间,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企业将会被淘汰。
“目前,整个行业的情形都不是很乐观,但是经过未来两三年的淘汰落后产能,缺乏竞争实力的企业将会淘汰出局,到那时,情况可能会好一些。”上述业内人士这样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