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4~17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徐文英及中国长丝织造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加毅等一行5人赴江苏省盛泽镇、浙江省王江泾等地,就当前长丝织造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进行深度调研。调研中,企业反映现阶段所遇到的突出问题是融资压力大、利息成本高以及连保风险对行业造成的影响等。
通过调研,长丝织造协会认为,当前长丝织造企业的贷款融资问题错综复杂。一方面,长丝织造企业应注重保护好自身的资金链,养成良好的借贷习惯。另一方面,相关金融机构也应对借贷企业表示充分信任,减少不必要的临时收贷、降低信用等级等措施的实施,最终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互惠双赢的发展局面。
背景现状:贴现利率放开 利息成本反升
两年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以期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然而,面对纺织行业近两年的下行压力,部分金融机构对纺织企业的贷款利率却不降反增。
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根据这一决定,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利率的空间进一步扩大,央行此举本意在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制造业,尤其是对纺织中小企业大幅提高贷款利率,增加了企业的利息支出。
此外,据了解,以现金贷款做质押换取承兑汇票的不当操作依然普遍存在,加上贴现利率的放开,长丝织造企业获得实际资金的成本更是成倍上涨,这也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阻力。
长贷难批:投资收益回期长 长期贷款难申请
短期贷款虽然能够解长丝织造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借贷企业却面临着投资未获收益就要还贷付息的压力,更有甚者,当行业市场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时,部分银行会选择抽贷,导致长丝织造企业压力骤增。
目前,我国央行将长期(一年以上)贷款的权限收到省级以上的银行审批。事实上,各别商业银行总行对纺织行业贷款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行业歧视”,造成贷款难申请,尤其是项目类贷款,几乎不可能获批的现状。
由于长期贷款很难获批,所以近年来,长丝企业创新与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设备更新投资的借款只能是以短期贷款的操作手段实施,多为一年期或更短期限的流动资金贷款。 但一年期或更短期限的流动资金贷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丝企业的发展困境。
长丝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需用投资数额较大,回收期较长,一般为3~5年。这就造成了虽然项目还未投产获利,但必须先连本带息偿还短期贷款,再申请下一年度的短期贷款来保证项目的持续推进。这既增加了企业的利息支出,也增加了还款压力。一旦出现市场形势不好,银行做出抽贷的决定,就会直接影响长丝企业的资金周转甚至正常的生产经营。通过本次调研,长丝织造协会发现,目前盛泽、王江泾等地的一些长丝织造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多是与这类借贷有关。
延期降级:延期还贷信用受损 授信额度不稳定
当长丝织造企业在还款期前,资金周转出现临时性困难时,金融机构常常选择降低企业信用等级、压缩放贷甚至不再放贷的处理办法,这些做法都会对长丝织造企业乃至行业造成较大的损失。
受原料价格持续萧条、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一些长丝织造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可能会出现还贷困难的情况,而如果企业此时申请延时还贷、申请增加贷款或出现限产调整等,都会引起银行的高度重视,继而降低企业的信誉等级,压缩授信规模,并由此引发诸多不良反应。
当市场行情好时,企业流动资金充足,如此操作贷款压力并不明显。但当行情不好时,银行对贷款风险也更加谨慎,一旦评估认为企业信誉等级下降,则将立刻缩小对该企业的授信规模,这便是今年出现的,对很多长丝织造企业造成严重影响的银行收贷问题。
产品没有销路、库存积压、新上的技改项目还没有完成,不能获得实际收益。在这样的窘境下,当一笔贷款到期时,本来与银行已经商定还旧即可贷新,长丝织造企业好不容易东拼西凑(通常是拆借民间借贷)还上了银行的贷款,而银行却决定不再放贷或压缩放贷,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不仅影响了长丝织造企业的资金周转,也会让该企业由此背上了沉重的融资包袱和债务风险,甚至会对整个行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今年春季以来,吴江市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已经组建了政府援助基金,专门用以帮助优质企业及时还贷,避免影响企业的授信额度。但当前长丝织造行业整体需要帮助的企业较多,政府的援助基金因此而显得杯水车薪,引导相关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配合,最终实现双赢,是解决问题的重要之处。
连保怪圈:连保怪圈风险加大 借企不倒带倒担保
“连带担保”是金融机构常常要求长丝织造企业选择的一种担保方式,在产业密集的地区,十分容易出现企业相互之间组成循环担保圈,一旦其中一家借贷企业还贷出现困难,随即将引发“连保怪圈”的连锁效应。
根据担保法,债权人获得债务人的权益保证措施一般有抵押担保、质押担保和第三方保证担保三种形式,三者有其一即可。但在实际运行中,一些银行要求长丝织造企业既要抵押又要担保或要求企业提供两个以上多重担保。这种重复担保条件明显加大了长丝织造企业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甚至一些企业因此而无法取得贷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银行的要求下,长丝织造企业之间开始出现相互担保,后来已发展成几乎每家企业都要给周边关系较好的多家企业提供多种担保。吴江地区尤为严重,以盛泽为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被绑进了循环担保的怪圈。
按照担保法,担保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担保,一种是连带担保。一般担保与连带担保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般担保要求债权人启动法律程序向债务人主张不能满足后,方可以向担保人主张;连带担保则等同于共同债务人,对债权人来说,负连带责任,即是债权人可以向任何一个人主张全部的债权,而任何一方均不能以他们之间内部对债务的分配协议对抗债权人的主张。
当前银行让企业签订的担保协议都是这种“连带担保”。市场行情好时,企业均能正常还贷,连保企业也并不“明确”自己的“担保风险”。但当市场行情不好,真的出现债务人不能还贷,银行向担保企业主张债权时,担保企业才意识到自己的风险。在调研中,很多企业的经理反映,真正欠钱的企业还没有走资产清算程序,担保企业却要为借贷企业承担债务,使得可以正常运转的担保企业受到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连保圈”之所以可怕,正是因为:一个企业不能如期还贷,银行就会向他的担保企业主张债权,继而影响担保企业的资金流,担保企业本身也有贷款要还,资金流紧张,银行就会降低担保企业的授信额度,担保企业就会出现不能正常还贷的情况,银行又会向为担保企业担保的企业主张债权等等。就这样一圈一圈向外扩散,受到牵连的企业越来越多。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帮助优质企业从这一怪圈中解套,然而真正能从中解套的企业也非常有限。2011年,王江泾就曾经发生这样一则案例:鸣业公司为其担保的企业承担了约2.2亿元债务,加上利息则要还近2.7亿元。对于王江泾地区的企业而言,一方面这个案例为他们及时敲响了警钟,也从那时起,当地政府就十分重视帮助企业切断“连保圈”,把“连保”风险降到最低;另一方面政府和王江泾的长丝织造企业也庆幸鸣业有实力并且承担了这一债务,因为实际为这一债务担保的企业还很多,如果鸣业不能偿还,那么就会有很多企业受到牵连,后果不堪设想。
临时收贷:快速到账吸引企业 小银行信誉需提升
凭借快速到账的优势,不少中小型金融机构吸引长丝织造企业成为了自己的借贷客户,但这类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承担能力较差,所以往往会在行业低迷时决定临时收贷,让借贷企业毫无准备地陷入困境。
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各地区各类银行蜂拥而至,往往会以稍高一点的利率,更加便捷的手续和更快速的到账时间,为长丝织造企业带来福音,企业在这些银行的支持下,开始了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步伐。
当下游市场销售受挫,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企业销售不畅,投入的资金不能及时收回,资金周转开始紧张。小银行承担风险能力偏低,风险意识极其敏感,加之为长丝织造企业放出的贷款多为单次性的,只要收回无需考虑该企业后续资金运行的安全问题。因此,这些银行只要发现企业资金运作偏紧的趋势,则会立刻实施收贷。
如果此时,企业对资金链没有更完善的补救措施,一旦还贷款后而被拒绝再次放贷时,长丝企业资金风险就会引发。
在调研中,一些长丝织造企业负责人表示:“我们对银行有‘信誉’,可银行对我们也得有‘信誉’。”这个“银行”则是指如今市场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小银行。想要改善长丝织造企业面临的借贷,不仅需要借贷企业珍惜自己的信誉,相关金融机构也应注重树立放贷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