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布最新零售业数据:10月份,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72亿港元,同比下跌3.0%。经修订估计后,9月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下跌6.3%。今年前10个月合计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同比下跌2.7%。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的连续第八个月零售业销售额下跌。数据还显示,10月访港旅客人次下跌2.7%,连续5个月下跌。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零售业务的前景仍会继续受制于访港旅游业的低迷表现。
业内人士分析,面对其他旅游目的地及跨境电商的竞争,香港零售业亟待出招应对,否则将继续经历零售业寒冬。
然而,香港职工会联盟(下简称“港工盟”)却并不这样认为。11月29日,港工盟召开发布会表示,香港零售业表现低迷是“假象”,实由珠宝钟表等行业爆炸式增长回落所致,若撇除该类别,香港零售市场并未见得有多差。
业绩堪忧
近日,莎莎、周大福及六福珠宝不久前相继发布了中期业绩。
11月26日,六福珠宝中期业绩显示,该公司中期盈利暴跌42.4%至4.634亿港元,收入跌幅7.7%至69.65亿港元。其中,同店销售大跌11.6%。
截至9月30日,上半财年六福珠宝香港市场收入下跌6.3%至42.048亿港元,仍是集团主要收入来源,占比60.4%;内地市场收入下跌6.1%至17.706亿港元,占比25.4%;澳门市场表现最差,收入暴跌29.2%至9.201亿港元,占比为13.2%。
对于即将到来的圣诞及新年假日季,六福行政总裁黄伟常表示,访港内地游客持续下跌仍有影响,但公司在圣诞季有多个推广活动且进行三至五折的促销以刺激销售。因此,预计本次假日季跌幅与上半年差不多。
六福的两位竞争对手周大福和莎莎,中期业绩也如外界所料并不理想,分别大跌42.2%及55%。
莎莎主席及行政总裁郭少明在此前的记者会上指出,访港内地客下跌对集团生意造成打击,第三季度营业额跌幅较上半年再扩大13%至14%,其中95%的跌幅来自尖沙咀、铜锣湾及旺角分店。
郭少明表示,过去3个月,有近10家零售商发出盈利警告,预计收入会跌约五成。他坦言,香港零售业情况目前十分严峻,除了影响集团收入,该公司前线员工收入亦跌15%至20%,不过暂未有裁员计划。
投行看衰
雪上加霜的是,投行也集体“看衰”零售业港股。在10月香港零售业数据发布的当天,美银美林发布报告,将箱包零售商——新秀丽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目标价由29.5港元/股降至25港元/股。美银美林在报告中称,全球对旅游安全方面的忧虑,将影响今年第四季度及明年第一季度的行李箱销售。此外,新秀丽估值的吸引力下降,现时市盈率为19倍,接近历史平均。
与此同时,里昂证券、摩根大通、汇丰银行、高盛以及法国巴黎银行不约而同地下调了周大福的目标价。巴黎银行在其11月23日的报告中称,周大福仍处于最困难时期,将加快关闭盈利不佳的店铺,今年开店计划难以达标,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减持”,目标价由10.35港元调低至5.1港元。里昂证券甚至给予周大福“卖出”评级,目标价为5.7港元。
摩根大通也在11月25日发布的报告中预期,周大福下半年同店销售将保持疲弱,主要由于店铺客流量持续下滑,以及经济放缓下推销高价商品有困难。鉴于公司截至9月底中期业绩表现疲弱,下调2016及2017财年盈利预测26%及19%,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由7.4港元下调至6港元。
莎莎国际也被多家投行“看衰”,负面评价主要来自瑞士信贷、摩根大通和高盛。11月25日,瑞信报告指出,莎莎国际中期业绩符合早前发出的盈利警告预测,主要因为访港自由行减少,毛利率收窄。基于此,下调2016-2018年每股盈利预测2%-5%,目标价由1.8港元下调至1.75港元,维持“跑输大市”评级。
除了上述几家企业,11月被投行下调目标价的零售业港股还包括六福集团、周生生、亨得利、百盛集团、欧舒丹等。毋庸置疑,香港疲软的零售市场已开始被资本市场谨慎看待。
11月30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指出,零售业务的前景仍会继续受制于访港旅游业的不佳表现,而环球经济前景转差对香港本地人消费意愿的潜在影响也须关注。
结构调整
行业不景气自然也影响到了收入。一份香港人力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奢侈品一线销售人员收入已经大幅缩水,甚至减幅过半,不少零售商亦鼓励员工请淡季假、缩短工时并冻结兼职招聘。
不过,对于零售企业口中的“寒窗期”,也有人不买账。港工盟不仅不理会商家的哭穷,更呼吁应该给员工加薪。
在他们看来,香港目前的零售疲弱仅仅是因为零售市场一味追逐短期效益而过度扩张酿下的苦果。从长期来看,以此调整零售结构是必经之路。
一些经济学家也支持他们的说法,认为当前香港的零售市场,并不会对该地长期GDP及就业市场有所影响。
有关数据也似乎支撑了他们的说法。截至9月底的前三个季度,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已下跌2.7%,其中尤以港工盟指出的珠宝首饰、钟表及名贵礼物类别最差,跌幅达双位数;另外百货、服装等类别亦表现较差。但上述类别主要依靠游客消费为主,特别是内地游客。反观食物及耐用品等以香港本地市民消费为主的类别实际有所上升。
世邦魏理仕香港、澳门及台湾研究部主管陈锦平预计,未来5年,香港零售业的需求主导将由以往的高端消费品转为中档市场品牌,本地居民消费占零售市场销售的份额将重新上升,香港的零售业对内地游客消费的依赖程度也将有所减少。
港工盟还引用香港市场第三季度私人消费增长4.3%来反驳零售市场疲弱,称若雇主以零售市场差为借口压低工人工资,将会对香港零售市场造成进一步打击,因为压低工资将令香港市民消费力减弱导致影响根本性经济结构。该组织表示,香港工人的实质工资水平自1999年以来都未有明显增长,年均增长仅为1.2%,远不如1974年-1982年的4.2%,底层工人未能分享香港过去10年的繁荣成果,所以希望明年能够加薪6%。
但港工盟的倡议和呼吁并未得到零售商的正面回应。